您好,欢迎来到中国农资供销网
rss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三农专题 -> 新农合 -> 地方举措
咸丰--新农合,春风化雨润心田
时间:2013-02-01 00:00:00来源:中国三农资讯网作者:张海

写在咸丰县实施新农合制度八年之际

合作医疗好,有病治得了,大病不用愁,国家作依靠 这是咸丰县朝阳寺镇曾沟村卫生室乡村医生曾大寿写在自家墙上的一首打油诗,道出了新农合制度的真谛。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在咸丰县已实施近八年。八年来,咸丰县千千万万个农村患者住院因新农合制度而得到医药费用补偿,他们不再因沉重的医药费用负担而重新致贫、返贫,许许多在病魔中挣扎的参合患者因新农合而获得健康,新农合制度也犹如一缕春风吹进了千家万户,在广大农民心中荡起幸福的涟漪。

(一)

咸丰县地处鄂西南边陲,位于鄂、湘、渝、黔四省(市)边区结合部,版土面积2550平方公里,农业人口33.07万人,占总人口的88.75%,以土家族、苗族为主的少数民族占总人口的85%,是典型的老、少、边、山、穷地区。长期以来,农民因病致贫、因病返贫始终是我县建设新农村、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一大障碍。

2004年10月1日,在举国同庆新中国成立55周年之际,咸丰县迎来了一个值得全县人民铭记的日子咸丰县作为全省第二批、全州第一个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县,在恩施地区拉开了实施新农合制度的序幕。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是党和政府关注民生、解决三农问题的一项重要的民心工程、德政工程、阳光工程。县委、政府高度重视,把实施新农合制度作为提高农民健康水平、构建和谐咸丰的大事来抓,列入为民办理的实事内容之一。

为了把这一惠及农村千家万户的好事办实、实事办好,咸丰县成立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管理委员会和监督委员会,设置了县合管办及11个乡镇合管站,建立了严格的新农合管理体系和监督体系,落实了新农合经办机构人员编制、经费,严格制定了《咸丰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管理办法》,县委、政府与各乡镇党委政府签定了目标责任状,明确了工作职责和工作目标。

新农合制度以其低门槛、广覆盖、高补偿的优势,迎得了广大群众的热忱欢迎,得到了绝大数农村居民的拥护。2005年,全县有203458人参加新农合,参合率达62.54%;有8129人次享受到新农合住院补偿,补偿医药费用总额达到354.4万元,人均补偿435.96元,相当于当年农民人均纯收入的29.7%。新农合制度的实施,切实减轻了农民群众看病就医的经济负担,有效缓解了农民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问题,农民群众从制度中看到了希望。

(二)

新农合制度不仅承载了农民群众的希望,更凝结了党委政府及合作医疗工作者的辛勤汗水和智慧。

深入基层群众,与农民贴心。为了使农民群众放下疑虑,积极参加到新农合制度中来,县四大家领导纷纷深入乡村、医院、田间地头,开展新农合工作调研,面对面与农民交心、谈心,解答农民心中的疑惑。乡镇党委政府组织党员、干部、合管员进村入户,发放宣传资料,召开座谈会、院子会,积极宣传合作医疗政策。一趟趟下乡,一次谈心,拉近了干部与农民的距离,农民群众也更信任新农合。

强化监督管理,让农民放心。加强医疗机构监管,规范医疗服务行为是新农合制度持续发展的关键。县合管办采取与县级、乡(镇)三级定点医疗机构签订医疗服务协议书的办法,强化监督管理,并立足规范建设,严格落实了定点医疗机构年审、参合患者入院审批、在院病人查房、出院病人回访、现场结算、信息公示公开等制度,对医疗机构的服务行为实施全方位监督,也消除了农民怕干部搞特殊、怕医疗单位以权谋私、怕医药费难核销的三怕思想。

搞好优质服务,让农民舒心。为让参合农民得到更方便、快捷、实惠的医疗报帐服务,县合管办统一设置了住院审核窗口、外伤审批窗口、财务结算窗口和转诊办理窗口,实现了信息化、一站式办公,参合患者办理外伤审批、转诊、财务结算等可在一个大厅内快速办完。各定点医疗机构设置了合作医疗政策宣传栏,公开新农合补偿政策、办事程序、举报电话,农民朋友们一目了然,清楚各种政策和办事程序,也全方位接受群众监督。

保障基金安全,让农民安心。为保障新农合基金安全,咸丰县建立了以基金收支两条线、专款专用、封闭运行为主要内容,财政、审计、社会监督相结合的基金监管制度,新农合基金全部纳入社保基金财政专户储存、专款专用、封闭运行,基金会计核算和拨付程序规范。对于县外住院补偿,实行一本通支付、大额住院补偿会审、参合患者住院补偿承诺等制度,杜绝了现金结算,规范了补偿程序,确保了合作医疗基金安全。

一份耕耘一份收获。咸丰县新农合工作得到了各级领导的高度重视和肯定,世界卫生组织政策支持项目(HPSP)官员、复旦大学、同济医科大学、华中科技大学的专教授先后来咸考察调研,他们对咸丰县新农合工作给予了高度评价。2007年,咸丰县被省人民政府评为全省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先进县。2011年,县合管办被省卫生厅评为全省农村居民健康一卡通工作先进单位。

(三)

八年,弹指一挥间。

八年来,咸丰县新农合工作经历了一个从试点到完善巩固,再到深入推进的发展过程,其成效十分明显。

八年来,农民的参合积极性逐年高涨,咸丰县参合人数由最初的20万人增加到31.6万人,参合率由62.54%提高到97.19%,新农合制度已深入人心,农民群众从心里接受了这一惠民制度。

八年来,国家高度重视新农合制度的发展,各级政府多次提高对新农合基金的补助,由试点之初的人平20元提高到2012年的240元,人均筹资水平由30元提高到290元;合作医疗基金总量由763万元增长到9161万元。补偿标准由试点之初的最高55%提高到最高85%,个人年补偿封顶线由1万元提高到8万元。

八年来,参合农民从新农合制度中得到了实实在在的好处。据统计,2005-2011年,咸丰县共有186.2万人次的参合农民从新农合制度中受益,累计补偿医药费用18290.14万元,住院补偿率达到57.3%。新农合制度对于缓解农民因病致贫、因病返贫问题,促进农村经济发展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

家住咸丰县高乐山镇晨光村12组村民沈一兵因肾移植术后,四年来先后四次住院治疗,共花去医药费25万多元。25万多元!对于一个农村家庭来说,就是一个天文数字。更何况,这本是一户困难家庭。幸运的是,这个贫困人家参加了合作医疗,新农合先后为其补偿住院医药费用13.78万元,切实解决了燃眉之急。

一花引来百花开。新农合制度不仅惠及了当地的农民群众,更促进了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2011年,咸丰县乡镇卫生院住院人数占全县住院总人数的49.6%,县级住院人数占到38.2%,基本达到了小病不出乡,大病不出县,重症才到大医院的目标,全县医疗卫生基础条件得到了极大改善,医疗服务水平得到不断提高。

(咸丰县合管办黄长忠)

关闭】【顶部
>>最新信息

评论

帐  号: 密码: (新用户注册)
表情:
内  容:

图片欣赏
精彩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