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 期 目 录
卫生部要求落实2010年医改任务 做好农村卫生服务工作
卫生部要求做好新农合支持手足口病防治工作
各地积极部署启动提高农村儿童重大疾病医疗保障水平试点
卫生部组织开展二级以上医疗卫生机构对口支援乡镇卫生院和
农村卫生人员培训项目抽查工作
农卫司召开乡村两级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职责分工及
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绩效评价研讨会
安徽阜阳推行市级新农合定点医院市县联合督查制度
为农牧民治病的好医生李振西
黑龙江肇东探索市乡村服务一体化
信息摘编
卫生部要求落实2010年医改任务 做好农村卫生服务工作
近日,卫生部办公厅下发《关于落实2010年医改任务 做好农村卫生服务有关工作的通知》,就落实4项农村卫生服务有关工作提出具体要求。一是提高乡镇卫生院门诊利用。各地要继续扩大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实施范围,逐步将新农合大病统筹加门诊家庭账户模式调整为住院统筹加门诊统筹模式,2010年新农合门诊统筹要覆盖50%的统筹地区,有条件的地方要争取达到60%。二是开展农村卫生人员培训。各地要履行2010年度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任务《责任状》的相关承诺,科学制定培训方案、精心组织,中西部地区要在今年9月底前完成培训工作。三是推进乡村卫生服务一体化管理。合理规划和配置乡村卫生资源,加强乡村医疗卫生机构管理,规范医务人员服务行为,转变机构运行机制。四是建立农村居民健康档案。2010年,农村居民健康档案建档率要达到20%,对已建立尚不符合《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2009年版)》要求的,要尽快完善,与之衔接。
(根据卫生部文件摘编)
卫生部要求做好新农合支持手足口病防治工作
近日,卫生部办公厅下发《关于做好新农合支持手足口病防治工作的通知》,要求各地充分发挥新农合在手足口病防控工作中的保障作用。一是调整新农合报销补偿政策,根据当地新农合报销药物目录和诊疗项目目录,对符合《手足口病诊疗指南(2010年版)》的药品和诊疗项目及时给予报付。在手足口病集中暴发期,作为一种临时性应急措施,可将在新农合定点医疗机构中针对重症病例救治所需的静注人免疫球蛋白等药品纳入新农合报销范围,保证重症患者及时得到救治。二是做好新农合经办服务工作,及时结算有关费用。对当地政府确定为手足口病重症患者集中收治的医疗机构,均作为新农合定点医疗机构对待。三是合理施治,做好政策衔接。各级医疗机构要坚持合理施治、合理收费,不符合手足口病重症病例标准的患者以及其他疾病患者使用静注人免疫球蛋白,应当严格按照当地新农合报销药物目录执行。对于由各级政府无偿调配的药品,医疗机构不得再次向患者收费,也不得向新农合基金申请报付。
(根据卫生部文件摘编)
各地积极部署启动提高农村儿童重大疾病医疗保障水平试点
自卫生部部署开展提高农村儿童重大疾病医疗保障水平试点工作以来,各地积极制定实施方案,细化实化政策措施,启动试点工作,使这项政策尽早惠及农村儿童。据初步统计,目前全国已有19个省(区、市)制定下发了试点实施方案。各地确定试点重大疾病救治定点医院,成立救治专家组,加强对试点病种诊疗情况的指导和检查。青海、安徽、江苏、福建等地明确了试点病种的医疗费用限额标准、新农合基金费用补偿标准和医疗救助基金支付标准。江苏要求设立救治病例接诊绿色通道,并建立农村儿童重大疾病救治质控体系,严格临床路径管理,确保医疗质量和安全。各地还要求简化审核、结算程序,方便参合人员及时得到补偿,并及时拨付定点医院的垫付资金。
各省(区、市)在按照要求选择2—3个县(市、区)进行试点的基础上,扩大试点范围,部分省份选择10余个县(市、区)开展试点,山东要求各市至少选择1个县(市、区)进行试点,安徽、湖南、江西、重庆等省(市)已在全省范围内推开试点。
各地要求新农合经办机构要广泛宣传,告知参合农民试点重大疾病补偿政策,引导患者到定点救治医院就诊。
卫生部组织开展二级以上医疗卫生机构对口支援乡镇
卫生院和农村卫生人员培训项目抽查工作
2009年,中西部21个省(区、市)组织开展了二级以上医疗卫生机构对口支援乡镇卫生院项目,中西部22个省(区、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组织开展了乡镇卫生院内儿科人员、村卫生室人员内儿科专项技能培训以及乡镇卫生院和县(市)卫生局管理人员管理知识等培训。2010年8月,农卫司组织人员对内蒙古、河南、海南、湖南、四川、宁夏等6省(区)的项目完成情况进行了抽查。抽查发现,2009年度的对口支援工作和农村卫生人员培训工作基本结束,2010年度的工作已经按照有关文件要求有序开展。项目省按照项目经费使用的有关规定,严格经费的使用和审批程序,提高经费使用效益,保证专款专用。抽查过程中未发现挤占、挪用培训经费等现象。
农卫司召开乡村两级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职责分工及
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绩效评价研讨会
为明确乡村两级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职责及经费分配,促进农村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的落实,同时做好农村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绩效评价工作, 2010年8月,农卫司在北京召开了乡村两级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职责分工及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绩效评价研讨会。部分省(市)卫生厅局农卫处处长、基层卫生工作者和专家共20余人参加了会议。国家疾控中心妇幼保健中心报告了关于乡村两级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职责分工研究结果,与会人员进行了讨论。会议认为,目前明确和规范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在乡村两级卫生机构之间的职责分工很有必要,将进一步促进项目在农村地区的落实。会议对农村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绩效评价指标进行了筛选,并对下一步农村基本医疗卫生的发展策略进行了讨论。
安徽阜阳推行市级新农合定点医院市县联合督查制度
为进一步规范新农合定点医疗机构服务和补偿行为,控制医疗费用不合理增长,近日,安徽省阜阳市卫生局建立市级新农合定点医疗机构市县联合督查制度。
督查组由市卫生局负责人任组长,县(市、区)新农合中心各抽2名新农合监管人员和市新农合管理办公室成员共同组成。督查组职责为:对市级新农合定点医疗机构进行日常性监督检查和评价,对群众举报或反映的医疗费用过高、增长过快的市级定点医疗机构开展不定期督查,对查出的问题提出处理意见和建议。督查内容涵盖定点医疗机构新农合工作的组织管理、制度建设、政策宣传、业务培训情况,新农合药品目录执行情况,参合农民就诊与补偿服务情况,出入院管理、医疗文书质量情况,收费情况、药品价格与参合农民费用补偿等公示情况,医药费用控制措施与执行情况,参合住院病人满意度情况等。
督查组成员以县市区为单位组成督查小组,督查小组采取明察或暗访的方式进行督查,并抽调临床、药事等有关专家协助督查。每个县市区新农合管理中心每月至少督查3家市级新农合定点医疗机构。
(摘自《安徽省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简报》第6期)
为农牧民治病的好医生李振西
现年52岁的李振西是新疆乌鲁木齐托里乡卫生院的院长。1972年,李振西从甘肃天水辗转来到乌鲁木齐县托里乡,面对当地缺医少药、农牧民治病困难的现状,自幼对中医有浓厚兴趣的他决定从医,为农牧民治病。李振西根据农牧民的实际医疗卫生需求,系统学习适宜的防病治病知识,认真钻研,大胆实践,千方百计让农牧民少花钱、看好病。30多年来,他坚守在为农牧民防病治病的第一线,每年出诊200多次,或到农舍,或到毡房,一抬脚就是几十公里,期间吃过多少苦,流过多少汗,连他自己也说不清楚。李振西对自己的付出看的很轻,几次有调走的机会,他都谢绝了。他把农牧民当成自己的亲人,他的手机就是牧民的“120”,哪里有需要,他就出现在哪里,当地的农牧民亲切地称他是“心中的雄鹰”。
黑龙江肇东探索市乡村服务一体化
近年来,黑龙江省肇东市卫生局探索建立新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成立了以市人民医院和第一医院为龙头的两大医疗集团,实行市乡村服务一体化。主要做法是:一是构建集团化运作新体系。全市25家乡镇卫生院分别划归到两大医疗集团管理,组成了市乡村医疗卫生联合体,集团各成员单位可在经营管理、医疗服务和预防保健等领域开展合作。二是构建乡村医疗机构一体化模式。综合考虑辖区服务人口、农民需求以及地理条件等因素,合理设置村卫生所,房屋通过政府提供或卫生院租赁等办法解决。卫生所每天收入全部上缴到卫生院,卫生所的支出一律由卫生院统一支付、统一管理。加强乡村医生准入管理,实行全员聘用制,任期一年。村卫生所设所长1人,经卫生院、村委会和村民代表组成评选小组选举产生,实行绩效工资制,乡村医生聘用期满时,经考核未完成目标责任制的,一律解聘。三是提高乡村医生业务水平。开展了“百名医生下乡支农”活动,两年来共选派65名拟晋升副高职称的城市医生到乡镇卫生院工作一年。去年以来,共举办了7期乡村医生培训班,对1100名乡村医生进行了技术培训。
(黑龙江省卫生厅农卫处供稿)
信 息 摘 编
l 卫生部制定2010年中西部地区二级以上医疗卫生机构对口支援乡镇卫生院项目、农村卫生人员培训项目管理方案 近日,卫生部分别制定管理方案,对二级以上医疗卫生机构对口支援乡镇卫生院项目和农村卫生人员培训项目管理提出具体要求。管理方案要求各项目省(区、市)于
l 河北召开新农合调度会议 近日,河北省卫生厅召开新农合调度会议,全省 11个地市卫生局分管局长、科(处)长和专家参加了会议。会议对今年下半年工作提出要求:一是力争使今年统筹基金使用率控制在85-90%,二是加强定点医疗机构监管,严格控制医疗费用不合理增长,三是严格控制住院率不合理增长,四是切实加强基金监管,五是进一步畅通信访、投诉、举报渠道,完善责任追究制度。
评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