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荆州区建立参合农民健康档案
为充分体现新农合制度的优越性,扩大参合农民受益范围,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以及《卫生部关于规范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健康体检的指导意见》等文件精神,湖北省荆州区自今年开始在全区开展了农村居民家庭健康档案试点工作。
在报经区政府同意批准同意后,荆州区合管办在12个条件成熟、管理规范的村开展了农村居民家庭健康档案试点工作。今年年初,各乡镇在为参合农民进行免费健康体检的同时,进村入户开展了健康档案基础信息的摸底调查工作。5月底召开了动员大会,宣传建立家庭健康档案的目的和意义,统一印发了农村居民健康档案和相关表格。截止6月底,试点村共建立家庭健康档案4312户14021人,建档率达99.7%。同时,对体检中发现的高血压、糖尿病、脑卒中、恶性肿瘤、心脑血管疾病等慢性疾病进行专案管理,建立了专门的专案管理表格,定期随访,及时采取干预措施,促进疾病恢复。此外,为有针对性地开展健康教育,荆州区合管办还统一印制了健康教育处方,对18种常见疾病和多发疾病制定了预防、保健、干预措施,分发到每个定点卫生院和卫生室,有针对性地发放到农民手中,达到提高农民健康知识的目的。
为了进一步完善健康档案试点工作,该区合管办还选择了两家工作比较规范的试点村卫生室,组织召开了现场会,互相交流经验和体会,达到共同提高的目的,为全区推行农村居民家庭健康档案工作打下基础。
家庭健康档案的管理工作由新农合定点村卫生室负责完成,各试点村卫生室统一添置了新的档案柜,将家庭健康档案一户一册按照合作医疗证号顺序分组摆放整齐,便于查找和翻阅。同时,在调查摸底的基础上,形成了《本村居民健康诊断报告》,对健康调查的结果进行了分析诊断,了解了本村疾病谱、农民的健康需求和利用、农民患病的治疗途径和费用、高危人群及其危险因素、卫生资源和人员构成等,针对本村居民主要健康问题及危险因素,制定了健康促进计划,做到及早发现疾病、及早诊断、及早治疗,从而全面提高农村居民的健康水平。
评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