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失独家庭”、“失独老人”这些名词逐渐进入公众视野。月7日,全国老龄办发布的《中国老龄事业发展报告(0)》显示,在空巢家庭中,无子女老年人和失独老年人开始增多。0年,中国至少有00万个失独家庭,且每年以约7.6万个的数量持续增加。如何破解失独家庭的养老困境成为迫不及待需要解决的问题。
如何破解失独家庭养老难,或将是今年全国政协会议的焦点。记者昨天了解到,农工党中央,民进中央,已分别将“呼吁全社会关注失独老人”,作为在今年政协会议期间的界别重点提案。
民进中央建议,提高国家计划生育家庭特别扶助标准。而农工党中央建议,完善《人口和计划生育法》,将对失独家庭进行补助的具体措施、方式列入法律。
近年来“失独家庭”、“失独老人”这些名词逐渐进入公众视野。失独者是指失去独生子女的父母,由于我国在80年代后将独生子女政策作为一项基本国策,因此,失独者大多已经50岁以上,很难再生养孩子。现在,他们已经步入老年,却不仅要忍受“白发人送黑发人”的精神痛苦,还要面临无人照料的养老困境。
中国的传统养老模式是居家养老,但这对失独老人来说,显然是一种奢望。然而,入住养老机构需要的费用,大部分失独老人无力承担。农工党中央在对失独老人的关注中还发现:有些失独老人要进敬老院,却被“没有监护人签字,出了问题没有人负责”为由拒之门外。
此外,根据现行规定,在进行手术等医疗行为时需经亲属签字,对于单身或丧偶的失独者来说面临着无人签字不能救治的窘境,而无钱医治、术后无人照料的情况也比比皆是。
“失独家庭及失独老人引发的严重的社会问题虽然存在,但却没有引起足够重视。”农工民主党在界别提案《关于全社会要关注失独家庭的建议》中提出,全国到底有多少失独家庭,官方至今没有明确数字。仅据相关学者估算全国不低于00万,而且以每年7.6万新增。
全国妇联则希望在全国两会上指出,失独家庭正成为新的社会弱势群体,而失独母亲则更成为新弱势群体中的特殊人群。为失独家庭、失独母亲提供帮助,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
去年,全国妇联已依托其主管的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在全国开展前期调研,收集失独家庭、失独母亲的个案,预计在今年启动“关爱失独母亲计划”,开通全国失独热线;以村居和社区为依托,通过努力,争取在全国范围内普遍建立失独母亲温暖之家,开展心灵疏导、家政照料、邻里互助、失能护理、孤老义养等多种帮助失独家庭度过养老难关的服务。 4
评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