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中国农资供销网
rss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三农专题 -> 新农合 -> 农民心声
农民看病问题(下):及时报销离我们还有多远
时间:2009-10-24 08:53:18来源:[标签:出处]作者:贝宜可
“探索推行参合农民在省市级定点医疗机构就医即时结报的办法,方便参合农民在江苏省范围内就医补偿。”这是国家卫生、财政、农业等五部门7月上旬发布的“关于巩固和发展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意见”要点之一。

  江苏省参合农民即时结报实况如何?

  县乡两级住院普遍“当场结报”

  参合农民住院级别主要分为三层次:一级为乡镇卫生院,二级为县区级医院,三级为省市大医院。目前,江苏省参合农民在县乡两级住院治疗,普遍实行了即时结报。

  淮安市楚州区平桥镇参合农民张正兵,因急性阑尾炎住进镇卫生院,一共花费1704.73元,出院时按规定比例当场报销865元;东海县温泉镇参合农民庞守刚,因急性心肌梗塞在县医院治疗,一共花去7791.60元,出院时当场结报3200.60元……

  据江苏省卫生厅有关人士介绍,为了方便参合农民门诊、住院即时结报,江苏省各地近年来大力推进新农合信息化建设,全省基本实现县级新农合管理机构与县、乡定点医疗机构计算机联网运行,即便是经济欠发达的苏北地区,也努力克服经费不足的困难,把即时结报列为便民“重头戏”,不少县(市、区)已实现了县、乡、村三级新农合定点医疗机构联网管理和参合农民看病刷卡补偿。楚州区卫生局局长韩海峰告诉记者,参合农民住院即时结报补偿资金由定点医院先行垫付,区合管部门定期督查审核后按实拨付,大大方便了患者。

  大医院即时结报还是“凤毛麟角”

  参合农民在县乡两级住院报销普遍很方便,而到省市大医院就医,费用结报就没那么方便了。

  65岁的泗阳县众兴镇参合农民邵景龙,因食道癌在一家市级大医院住了一个多月,共花费9316元。出院当天,家人就将住院单据送到镇合管办,而报销的3481.3元医药费一个多月后才拿到。老人的家人表示:“报销速度太慢了,要是出院时当场报掉多省事。”

  金坛市岸头镇卫生院护士尹丽云告诉记者,母亲因肿瘤先后两次到南京大医院治疗,花去好几万元,因为参加了新农合,按规定报销了约1.8万元,但这笔费用到手却历时两个月。

  泗阳县众兴镇合管办工作人员于青告诉记者,参合农民到省市大医院治疗,费用都是个人先垫着,回来再按规定报销。结报的流程是:第一步,患者将出院记录、用药明细及费用发票送交镇合管办,初步审核所治疾病是否符合报销范围;第二步,镇合管办将相关资料及票据报县合管办,审核可报项目及金额,再根据审核结果将应报费用划拨至镇合管办;第三步,镇合管办通知患者拿钱。

  “与在县乡住院相比,参合农民到省市大医院就医,报销流程的确复杂多了,从办手续到补偿费用拿到手,一般都要一个多月时间,最快也要一个月。”于青说。

  据了解,目前参合农民到大医院就医即时结报在我省还处于“凤毛麟角”状态,其中省级医院“即时报”是一片空白,市级医院也只有徐州等两三个大市实行了“即时报”。参合农民到省市大医院就医,费用补偿普遍时间过长,迫切需要改进。

  省级医院“即时报”年内可望启动

  业内人士介绍,参合农民到省市大医院就医不能“即时报”,在全国并非个别现象。国家五部门此次联合发文对“即时报”提出要求,表明解决这一问题已提上议事日程。

  事实上,近两三年来,吉林、安徽、江西已对参合农民到省市医院就医即时结报进行了积极探索。

  为便于参合农民及时拿到补偿金,吉林省在全国率先实施省级医院“即时报”试点。2008年,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制定了《省级定点医疗机构即时结算报销管理办法(试行)》,在省、市新农合定点医院全面启动即时结算,极大地方便了参合农民。

  安徽省卫生厅与财政厅联合制定了“新农合省市级定点医院即时结算报销管理办法”,要求省市级医院必须在患者出院当日办结费用报销手续,县级财政部门必须在一个月内补还省市级医院垫付的资金,保证医院正常周转。同时,还对执行时限提出明确要求:2008年在市级医院试点,2009年全面推广;2009年在省级医院试点,2010年全面推广。

  据了解,参合农民在省市大医院就医“即时报”,在我省也已破题。年初召开的全省卫生工作会议明确,今年要确定一批新农合省级定点医疗机构,方便参合农民转诊就医。目前,省级新农合信息管理平台正在建设中,建成后将推动省、市、县新农合信息系统联网管理,实时监控全省新农合运行情况。今年底,参合农民到省市医院就医“即时报”试点有望正式启动。

  有关人士建议,“江苏新农合多项指标在全国领先,参合农民到省市大医院就医即时结报也应加快步伐。”

关闭】【顶部
>>最新信息

评论

帐  号: 密码: (新用户注册)
表情:
内  容:

图片欣赏
精彩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