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中国农资供销网
rss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三农专题 -> 新农合 -> 农民心声
农机显神威 农村变了样
时间:2009-12-02 11:40:33来源:作者:贝宜可

  日前,记者在涪陵区惠民乡文观村采访时发现,因为农业机械的大量推广运用,该村农民的生产方式和增收方式已发生了深刻变化。

  土地适度集中:种粮20亩以上农户达20多户

  走进文观村,正是一派抢栽的繁忙景象。二组的农民蔺显友正驾着一辆手扶式插秧机在水田里作业,插秧机走过之处,便留下一排排插栽整齐的水稻秧苗。他告诉记者,靠这些农机,他一人就种了20亩稻田。

  蔺显友现年44岁,过去,他只种自家的4亩多责任田,农闲时进城打点零工。去年,他买了一台微耕机和一台插秧机,又承包了他人的10多亩稻田,开始专心种田。

  “有了这些机器,种20亩田比以前种4亩田还要轻松!”蔺显友告诉记者,用微耕机耕田比牛犁快10倍,用插秧机插秧比手工插秧快20多倍。另外,稻谷收割时还有跨区作业的联合收割机帮忙收割,耕种收全过程都让机器给代劳了。

  文观村是个地处偏僻的农业村,全村1029户、3800多人,出去打工的村民有1000多人。其中,整家外出的有200多户。农机的推广,大大减轻了种田的劳动量,部分村民承包了外出村民所闲置的土地。蔺显友说,村里种20亩以上稻田的农民至少有20多户。

  复种指数提高:2000亩高塝田多种一季榨菜

  前不久,二组的蔺清洪靠种植榨菜卖了2000多元。过去,他每年只在土里种两三分地的榨菜,供自家食用。去年9月,他将自己的两亩多高塝田全部种上了榨菜,卖给了附近的榨菜厂,从而开辟了一条增收新门路。他说,要不是有微耕机帮忙,无论如何也种不出这两亩多榨菜。

  因受时间和劳动力限制,村民过去很少用稻田种榨菜。一般情况下,水稻在8月中旬收割,榨菜则在9月初种植,两者相距仅半个月时间。这么短的时间,水量充沛的大沟田无法排干水以种植榨菜;缺水的高塝田则干裂板结,牛犁不动,靠人挖速度又太慢,也无法种植榨菜。

  自从引进微耕机后,不仅可轻松翻耕高塝田,还大大缩短了翻耕所需时间,村民纷纷在高塝田里种植榨菜。村支部书记刘安全说,去冬今春,全村至少有2000多亩高塝田种上了榨菜。

  涪陵区农机局局长罗姝俐说,在过去的5年里,全区的榨菜种植面积由以前的10多万亩提高到了现在的50多万亩。一个主要原因,就是微耕机的使用提高了高塝田的复种指数。

  农机成“摇钱机”:100多户农机专业户年均挣五千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大多已购买微耕机、插秧机等农业机械的农民,并不只是供自家使用,还为其他村民提供耕种服务,获得了可观的经济效益。

  五组的李远洪告诉记者,他家的微耕机是2003年花2500元买的,至今已靠它挣回了2万多元。每到春耕之前,他便四处联系业务;春耕后,他就带着微耕机帮人家耕田,按照每亩60元价格收取费用,一天可挣四五百元。

  现在,李远洪的业务早已突破本村,扩张至周围好几个村了。他说,因为很多村民都外出打工,耕牛越来越少,因此,他不愁业务问题。

  刘安全说,像李远洪这样的农机专业户,全村共有50多户,他们靠为他人提供耕种服务,平均每户每年至少挣5000多元。其中,一个村民购置了4台微耕机,请人打工,一年挣得1万多元。    
关闭】【顶部
>>最新信息

评论

帐  号: 密码: (新用户注册)
表情:
内  容:

图片欣赏
精彩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