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中国农资供销网
rss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三农专题 -> 新农合 -> 农民心声
扎根城市之中体面工作潇洒生活 新生代农民工的渴望
时间:2010-05-21 17:08:23来源:作者:
近日,记者走近新生代农民工,倾听他们的所思、所想、所盼、所愿。记者发现,他们扎根城市的梦想远比父辈们坚定、执著。他们想学得一技之长,像城里人一样体面地工作;他们不断寻求更好的发展空间,使自己能扎根城市;他们在辛苦工作之余,也想像城里人一样到娱乐场所放松和享受,想唱就唱;他们在受委屈时,也会率性而为,摔门离去“潇洒走一回”。

体面工作 从做苦工到寻求一技之长

在人们印象中,第一代农民工多是“一头乱发、不修边幅、身背大包小包在城市里漂泊”,他们任劳任怨、老老实实地待在最脏、最累、最繁重的工作岗位上。新生代农民工则把目光投向第三产业,赚钱只是他们外出务工的一部分,他们更希望像城里人一样拥有体面的工作,不用风吹日晒,身穿非主流服装,酷酷地行走在街头,吸引人注意。

南康女孩刘晓敏,身穿赣州一家服装店的工作服,修长的身材,白净的脸庞,伶俐的嘴巴,每个月都是她们服装店里的销售之星。初中毕业后她就步入了社会,从没想过像父母一样在工地上做苦工。

毛明亮的父亲就在赣州市一些建筑工地上做小工,整日风吹日晒,靠出卖力气为生。毛明亮说,自己的想法就是一定学点本事,不要和父亲一样从事又脏又累的工作。

老家在信丰的范小明,18岁随父亲到城里闯荡,起初跟父亲在一工地上做泥水工,工作虽然辛苦,工资却能足月发放,但他并不满足于这些。每次看到自己和父亲一样,晒得黝黑的面庞,穿着脏兮兮的衣服工作,范小明就暗下决心,不能像父亲一样,应该学得一技之长。去年6月的一天,他鼓足勇气和父亲说,他不想做小工了,要学点技能,想当厨师。父亲犹豫了许久,才送他到一家厨师培训班。现在范小明已经应聘到信丰一家酒店工作,虽然只是做配菜工,但范小明觉得这份工作远比在工地上做小工有面子。

扎根城市 从寻生计到追求长远发展

和上一代农民工相比,新生代农民工不像他们父辈一样为寻求生计四处奔波。他们不愿意在结束了若干年的打工生涯后回乡务农,而是不断寻求更好的发展空间,使自己能扎根城市。

来自兴国的小赵正在找工作,她刚刚辞了一份待遇不错也算稳定的工作。她说,自己出来就是想多长见识,不太在乎工资多少。她父母都在广东打工,收入都还可以,所以不需要她往家寄钱,她戏称:“自己吃饱,全家不饿,有什么可忧虑的。”因此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有发展前景的工作。

在农村长大的李文,今年21岁,中学毕业后开始学习美发技术,在专业的美发院校学习了半年技术后,到城里打工,刚开始在赣州市一家较大的美发店做学徒,几个月后成为店里的小工,一个月能拿到700元钱。因李文对美发行业非常热爱,加之勤奋好学,半年后就成为一名非常出色的技师,每个月能拿到2000元工资,又干了半年后,李文觉得自己应该到大城市进修一下,使自己能转型成为一名美发师,更好地适应时代发展,在城市立足。

李文说,他的老板张女士就是从一名小学徒做起的。她原来在深圳务工,每个月薪水还不足千元,后来通过进修成为一名技师,因其勤奋,得到老板赏识,就让她做了店长,但张女士并未裹足不前,而是放弃高薪和优厚待遇,选择回家创业,谋求更好的发展空间。如今张女士在赣州市已拥有自己的美发店和住房,实现了扎根城市的梦想。

潇洒生活 从“苦行僧”到想唱就唱

新生代农民工与父辈相比,他们受教育程度普遍较高,因此他们对精神文化生活也有着强烈的需求,他们大多不需要“养家糊口”,或往家寄钱,贴补家用,而是自己消费。西餐店、娱乐城、网吧、图书馆,到处都能看到他们的身影。

李文说,他已经习惯了城市里的生活,每到周末,他们三五同事加上好友,会到餐馆去AA制消费,吃顿大餐。有时也会到附近娱乐场所唱歌,享受都市里的繁华。平时,他的老板也会带领他们一起开展户外运动,放松身心,锻炼身体,做有氧运动。

刘晓敏说,在城市里工作和生活,不仅要学会如何赚钱,也要学会消费和享受生活,她经常会和朋友一起去逛街买衣服。每逢过节回家,乡下没有什么娱乐场所,也没有什么娱乐项目,基本上是过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这反倒让她感觉不习惯了。

和父辈“有工就打”的想法不同,新生代农民工对工作环境要求较高。小赵说,她找工作的首选是工作不要特别累,至少每周有一天的休息时间。工作环境也要相对宽松,和老板同事关系要融洽,如老板斤斤计较、不和善,他不会考虑太多就会辞职。

快乐工作 从“受气包”到率性而为

新生代农民工和他们父辈相比,他们在受人欺负时,不会因为要保住工作就选择忍气吞声,默默承受。他们会率性而为,摔门离去,甚至他们会拿起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在赣州开发区推着人力车走街串巷卖肉丸的小李,原来在浙江嘉兴一大酒店里做厨师。他说,放弃那么高的工资,选择回乡做小买卖,是他不愿意看老板的脸色,生意好的时候,老板就眉开眼笑,一切都好说,生意不好,就无端指责员工,还给员工脸色看。“赚钱靠的是本事,不用看别人脸色做事。”因此,他就辞职了。虽说现在一天到晚忙个不停,但他觉得工作开心,生活无忧比什么都强。

在服装店做销售员的王琴,因用人方无故拖欠工资,她经过仔细考虑后,将用人方投诉到相关部门,拿回了自己应得的工资。

赣州市一用人单位的曾经理说,在他看来,新生代农民工由于知识文化水平普遍比父辈们高,因此面对一些问题时,比父辈们更理性。他们法律意识较强,一旦出现侵害他们合法权益时,他们会立即到相关部门反映,寻求解决办法。
关闭】【顶部
>>最新信息

评论

帐  号: 密码: (新用户注册)
表情:
内  容:

图片欣赏
精彩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