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中国农资供销网
rss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三农专题 -> 新农合 -> 学术园地
河南省新农合2010更惠农
时间:2013-02-18 00:00:00来源:中国农民网作者:方同

  《河南省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统筹补偿方案(2010年版)》昨日下发

新华网河南频道9月2日讯 大河网-大河报报道:昨日,省卫生厅、省财政厅、省中医管理局联合下发《河南省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统筹补偿方案(2010年版)》,从明年起,我省新农合将为7600万农民朋友带来更多的实惠。记者约请省卫生厅农村卫生处处长王耀平对我省明年的新农合政策进行解读。

门诊报销制度三年全省覆盖

我们现在施行的新农合制度,基本上有这样三种模式:大病统筹+门诊家庭账户、大病统筹+门诊家庭账户+门诊统筹、大病统筹+门诊统筹。这里所说的大病统筹,通俗地说就是住院费用;门诊家庭账户,就是农民每人每年缴纳的20元钱,全部打入到农民家庭账户上。农民在乡村卫生院看门诊吃药就用这些钱,用完了结。

大病统筹使农民尝到了甜头,农民积极性很高。但是,门诊家庭账户还是一种低级的筹集模式,起不到互助、共济的作用。为扩大我省新农合的受益面,提高新农合基金使用效益,我省将逐步在全省推行大病统筹+门诊统筹的补偿模式。

那么,什么是门诊统筹呢?简单地说,就是门诊报销制度。如明年农民缴纳的30元钱,不再划入到农民家庭账户上,而是像大病统筹一样,把钱都凑到老伙里。农民一旦有病到乡村两级定点医疗机构门诊看病,就可以每次按照30%~40%的比例进行报销,农民一年最多可以报销门诊费用60元,较原来的家庭账户自己的钱自己用,农民可以多用一倍的钱。

据介绍,我省要求从明年开始,各省辖市将在继续完善住院统筹、特殊病种大额门诊补偿的基础上,选择2~3个县(市、区)开展门诊统筹试点,原则上是省政府确定的医改试点县(市、区)要全面实行门诊统筹,以往实行门诊统筹+家庭账户相结合的县(市、区),2010年要全面过渡为门诊统筹模式,2011年进一步扩大门诊统筹覆盖范围,力争到2012年全省所有开展新农合的县(市、区),全部实行门诊统筹。

  起付线有变化儿童降低一半

设置起付线,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进门线,目的就是尽量减少患者住院治疗,鼓励门诊治疗。起付线设置不同标准,就是为了有效地分流病人、控制费用。

原来,我省设置的起付线,乡级为100元,县级为200~300元,县级以上为500~800元。就是说,患者住院治疗,在乡级卫生院,自己要支付100元,剩余的费用由新农合按照比例报销。明年,起付线进行了微调:即乡级仍为100元,县级为300元、市级为600元、省级为800元。新增加了在省外医疗机构住院的补偿范围,即在省外医疗机构住院的,费用起付线为1000元。

明年起,报销比例也进行了一定的调整。原来乡级定点医疗机构住院补偿比例为70%,县级为60%,省、市级和外省为40%。明年调整为乡级定点医疗机构住院补偿比例为70%,县级为60%左右。省、市级和外省的比例提高,由原来的40%提高到50%。

补偿方案特别提出,对于在儿科住院的,报销起付线在规定的同级定点医疗机构报销起付线的基础上再降低50%。

  封顶线提一倍由3万元提至6万元

我省部分县于2003年实行新农合试点,当时的封顶线为1万元,后来提高到3万元。但是农民很多都是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关键原因就是农民得了大病,搞得倾家荡产。结合农民的实际,我省在明年的新农合统筹补偿方案中提出,综合考虑当地农民年人均收入和大额医疗费用负担等因素,合理设置封顶线,农民自己支付30元,原则上当年实际获得的统筹补偿金额(包括门诊慢性病病种补偿)累计计算,应不低于6万元。

  完善直补办法争取全省一证通

农民对新农合一个比较集中的意见就是报销手续太繁琐,在市里住院,还得回乡里报销,有时候跑几趟还报销不了。我省积极完善补偿办法,从2005年实现了县级医疗机构当地出院、当地报销,2006年实现了市级医疗机构当地出院、当地报销。明年,我省将进一步完善市级定点医疗机构住院费用直补办法,逐步开展省级定点医疗机构住院费用直补。从明年开始,全省统一省、市级新农合定点医疗住院报销的起付线、补偿比例、报销药品目录和诊疗项目范围目录,为农民手里持一新农合证,全省所有医疗机构都能出院即报销打下基础。

在中医院住院报销比例提高10%

中医药是我国的瑰宝,为鼓励和引导参合农民利用中医药,明年的新农合统筹补偿方案规定:参合农民在县级以上中医院及综合医院、西医专科医院中医科住院的,报销起付线在规定的同级医疗机构报销起付线基础上降低100元。参合农民利用中医药服务的住院费用报销起付线以上部分,报销比例提高10%。

农村孕妇平产乡卫生院免费

为鼓励孕产妇住院分娩,我省对参合的计划内孕产妇住院分娩的给予适当补助,对计划内病理性产科的住院分娩如剖宫产,按疾病住院补偿标准给予补偿。计划内的农村孕产妇在乡级定点医疗机构住院分娩,平产实行限价免费,限价为550元,在此限价范围内免费。

  错过参合时限母子打捆消费

以前往往出现这样的情况:新农合正在筹资时,婴儿还没有出生,错过了缴费时限而未能参加新农合,那么,这一年中婴儿生病住院是否可以报销费用呢?这在以前是不行的。从明年开始,凡是筹资时婴儿尚未出生,错过缴费时限,其出生当年可以享受参合母亲同等报销待遇,与参合母亲合计一个封顶线。即婴儿以母亲的名义可以报销费用,但是与母亲的费用,总共不能超过封顶线6万元。

  家庭账户没用完还可持续用两年

实现大病统筹+家庭账户模式向大病统筹+门诊统筹模式的转变过程中,家庭账户结余的资金怎么办?会不会充公或作废?王耀平处长说,参合农民家庭账户基金结余,可以结转下年度使用,在过渡期,可用于支付在门诊统筹报销之后自付部分的医疗费用,也可以用于支付住院起付线以下部分的医疗费用,原则上参合农民应在两年内支付完以往年度家庭账户的结余资金。

  新增5种慢性病大病统筹基金支付

二期以上的高血压、冠心病、有并发症的糖尿病、急性脑血管病后遗症、再生障碍性贫血等慢性病、特殊病种,有的只需在门诊治疗,大病统筹的住院费用无法报销。如何解决这些患者的医疗费用过重问题?我省逐步扩大慢性病及特殊病种大额门诊医疗费用的补偿范围,已将恶性肿瘤放化疗、慢性肾功能不全透析、器官移植抗排异治疗、二期以上高血压病、冠心病(非隐匿型)、有并发症的糖尿病、急性脑血管后遗症、肝硬化失代偿期、结核病(免费项目除外)等10种慢性病门诊费用纳入大病统筹基金支付范围。明年,又新增加5种慢性病和特殊病种,如再生障碍性贫血、血友病等特殊疾病和精神分裂症、类风湿性关节炎、慢性阻塞性肺气肿等慢性病门诊费用,均纳入大病统筹基金支付范围。并且,对慢性病、特殊病补偿不设起付线,按一定比例(适当高于门诊统筹报销比例)或按年度定额包干的办法给予补助。恶性肿瘤放化疗、慢性肾功能不全透析治疗、器官移植抗排异治疗、再生障碍性贫血、血友病等特殊病种的大额门诊治疗费用,按不低于40%的比例报销。

  严防大处方再降自费药比例

郑州市审计局对郑州市去年的新农合进行审计发现,定点医疗机构使用自费药品比例偏高。郑州市各级新农合定点医疗机构,均未严格执行使用自费药品乡级不得超过10%,县级不得超过15%,省、市级不得超过20%之规定,加重了病人的经济负担。经抽查某医院10名新农合住院病人,使用自费药品占住院总药品费用的比例高达51%。针对定点医疗机构使用自费药品比例偏高的问题,明年,我省新农合统筹补偿方案再降自费药的比例。即参合农民自费药费用加诊疗费用所占患者花费的总额比例,乡级不得超过5%,县级不得超过10%,省市级不得超过15%,较之原来分别降低了5%。

  乡村卫生人员免费进修培训

凡是乡镇卫生院在编在岗、具有中等以上医学专业学历和一定临床经验的医疗服务人员及辅助科室专业技术人员、村卫生室注册在岗的乡村医生、执业(助理)医师、执业护士等,都要参加培训进修。接受培训任务的各级医疗机构每年安排一定的经费用于免费培训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卫技人员,不得收取任何进修学习人员的费用。乡镇卫生院卫技人员进修培训期间的工资待遇不变,由所在的卫生院正常发放,住宿费由所在的乡镇卫生院解决。


关闭】【顶部
>>最新信息

评论

帐  号: 密码: (新用户注册)
表情:
内  容:

图片欣赏
精彩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