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各界反映强烈的“看病难”“看病贵”主要指向公立医院。公立医院受“管办不分、政事不明、以药养医”三大“症结”困扰,被公认为医改“最难啃的骨头”。目前成都市、鞍山市、北京市先后成立行政事业单位——公立医院管理局,试图探索“管办分离”路径,破解公立医院改革这道最大的难题。
记者近日在北京大学光华卫生经济论坛上,独家采访了北京市、鞍山市、成都市医管局负责人,探寻医管局如何推进公立医院“管办分开”,使老百姓“看病贵、看病难”的情况有更大改善。
如何推进“管办分开”?
医疗卫生界一直用既当“裁判员”又当“教练”来抨击卫生行政部门与其下辖的公立医院的关系。“管办分离”则是专家学者普遍认可的“药方”。
“中国公立医院的硬件、规模、技术跟欧美国家差不多,最大的瓶颈是管理。”北京市医管局副局长毛羽说,“现在卫生局管医院管得不科学、不合理,必须要成立一个组织专门管理公立医院,因此,医管局的成立对推动公立医院‘管办分开’改革是必要的。”
四川省成都市2010年1月在全国成立了第一个医管局,编制12人,负责成都市20个市级公立医院人、财、物管理,行使政府出资人的角色。
“成都市医管局挂牌在国资委下,和卫生局并列平行,而且和卫生局的分管副市长也不同。”成都市医院管理局副局长何杰说:“我们这个医院管理局算是另类,刚成立时就被卫生部领导点了名。”
与成都市“管办分开又分家”的做法一样,辽宁省鞍山市医管局2011年6月挂牌,是鞍山市政府直属正局级事业单位,管理鞍山市19家公立医院。不可否认的是,医管局与卫生局有天然的姻亲关系,鞍山市医管局局长仲伟海曾是鞍山市卫生局党委书记。
最年轻的北京市医管局7月28日“诞生”,而且与“前辈”的事业单位身份不同,它属于卫生局下的“二级局”,北京市卫生局局长兼任局长,负责管理北京市直属22家三级医院。
按照三个城市的设想,医管局负责办好当地公立医院,卫生局负责制定当地统一的卫生政策,专注于行业监管。北京市副市长丁向阳形象地比喻,“医院是‘运动员’,医管局是‘教练’,卫生局则是‘裁判员’,从而实现‘管办分开’。”
“北京市医管局在卫生局内部成立,是否依然‘管办不分’?”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教授顾昕将这种模式称为“管办分开不分家”。“裁判”卫生局和“教练”医管局变成了“兄弟”,能否对所有医院一视同仁?
“医管局到底设在哪儿,是否属于卫生局管理,不必特别介意,介意的应该是它的职责与卫生局划分得是否清楚,如果不清楚,走得再远,它也仍然没有实现‘管办分开’。”毛羽说,“北京市卫生局对直属的22家三级医院从此不再管干部,不再管机构,也不再管医院具体的经营问题、发展问题,完全移交给医管局。职责清楚、定位明确,因此‘管办分开’就是清楚的。”
医管局能管出多少公益性?
对于患者而言,“对成立医管局并不关心,关键是能带来什么。”记者在医院采访时,有患者表示,“期待医管局能让大医院排队挂号等候就诊的时间少一点,医生看病仔细一点,药价低廉一点,手术排得快一点,护士小姐的微笑多一点。”
成都市医管局成立时曾向患者承诺,要公立医院实现“服务好一点,排队短一点,质量高一点,费用低一点”。何杰说:“医管局通过1年多的工作,在CPI飞涨的情况下,成都市属公立医院门诊费用有所下降,住院病人费用没有增长。医院推出不少惠民措施,像预约就医、药品拆零卖等,就目前来看,只敢给我们的工作打60分,后面的路还很长。”
北京市医改办主任韩晓芳说,过去卫生局对医院粗放管理,成本控制是弱项,患者得花更多的钱埋单。医管局成立后专司管理医院之职,行业化精细化管理,医院的就医秩序、成本控制、医患关系等都会得到明显改进,降低患者就医负担。
在北京市医改工作总结会上,北京市相关负责人曾表示,目前北京市公立医院医务人员的工资总额里,政府财政拨款只占11%左右,约90%的工资、奖金和津贴得靠医院自己挣。
北京、鞍山等地公立医院改革的下一步都将通过加强管理,规范公立医院的医疗行为,比如检查滥用抗生素、开大处方、过度医疗等问题,控制药费、检查费在医院收入中占的比重。
北京市医疗资源集中,全国各地患者都“进京看病”。医管局成立后,北京现有的医疗资源将逐步分级分类管理,划分为治疗、康复、护理三个层级。病人在大医院住院治疗后,有望在康复医院进行恢复。这样就能缩短平均住院日,让更多的患者住得上院。
民营医疗机构能得到哪些实惠?
有人质疑,“公立医院医管局管起来了,那民营医院还是没人管,是否会处于更困难的发展境地?”北京、成都、鞍山市医管局负责人均表示,医管局的成立有利于创造医疗市场更公平的竞争环境,拓展社会办医空间。
何杰、仲伟海都有过共同的认识,“搞医疗质量检查时,以前市属医院有问题时,卫生局领导会把院长拉到一边,悄悄地说,你这儿有点问题,要整改一下。如果是其他医院出现类似问题,立马公开通报。”医管局成立后,卫生局对市属医院检查时就不像以前那样能“私下解决”了。卫生局监管的公平性能更好的体现,为社会办医创造了更好的条件。
将来公立医院改革安排,成都市与鞍山市的规划相似,纳入改革的公立医院分三种走向,一部分公立医院会保留,以实现平抑物价和为特殊群体提供特别服务,有的公立医院可以通过国有资本参股、控股或彻底退出形式进行改革,民营医疗机构发展的空间会更大。
北京市下一步将继续放宽民营机构进入医疗行业的门槛,尤其欢迎大的医疗集团举办医疗机构。毛羽说:“我当院长时曾经想,现在公立医院的服务定价这么低,没法动。如果像台湾长庚这样的医院进来,他把待遇提起来,形成竞争,公立医院要留住人才就可以要求提高医务人员的待遇。凭什么怕他进来?”(
评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