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背起爸爸上学》讲述了主人公石娃背起生病的父亲上学堂的一幕,感动了很多人,他背起的不仅仅是生病的父亲,还是一个沉重而又充满希望的未来。而如今,电影中的一幕却在现实生活中上演。面对家庭接连遭遇母亲去世、父亲重病的重大变故,他却乐观面对灾难,不向命运低头,从老家将丧失认知能力的父亲接到身边,一边照顾父亲、一边上学。他,就是年仅24岁的山东科技大学测绘学院遥感09级2班的张刚。
厄运降临不低头
1989年张刚出生于江苏省赣榆县的一个小村庄。父亲在外务工,母亲在家务农,家里还有一个在湖北上大学的姐姐,原本这是个幸福的四口之家,张刚也一直过着无忧无虑的生活。但是病魔却突然笼罩住了这个普通的家庭,张刚的生活也由此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2011年12月,母亲积劳成疾,独自在家时突发急病不幸去世。正在开发区上学的张刚没有看母亲最后一眼,留下了深深的遗憾。妈妈身体一直不好,患有高血压,原本还有一年就毕业了,想工作后挣钱带着妈妈去医院好好检查检查,没想到说没就没了。说到这,张刚的眼圈红了。
福无双至,祸不单行。2012年暑假,整个假期都在学校准备考研的张刚突然接到家人的短信,询问在学校的近况。我感觉不太对,立即打电话回去问,叔叔说话支支吾吾,说爸爸干活时摔着了,有时间就回去看看。我一听连忙请假赶回老家。张刚说。回去后得知父亲突发脑梗塞,生命垂危,幸而邻居发现及时送到医院抢救才得以脱离危险。但右侧部分肢体瘫痪、丧失了大部分认知能力。接踵而至的噩耗让张刚感觉天塌下来一般,但看到病床上父亲那失神无助的眼神,他坚强地承受了下来。当得知父亲重病的消息时确实彷徨无助过,不知道自己该怎么做,但想到自己是家里唯一的男孩子,我一定要承担起这个责任,尽最大努力,和家里人一起共渡难关。
照料爸爸做强者
父亲住院的一个多月里,张刚贴身陪护,经过悉心照料,父亲的病情有了好转。眼看着离回校日期越来越近,自己走了,父亲怎么办?经过深思熟虑,张刚决定:把父亲带在身边。他把这个想法告诉了姐姐,姐姐起初不放心,姐弟俩商量了好久,考虑到妈妈去世了,家里没人照顾爸爸,要么有人休学在家,要么就带在身边,两人都不想轻易放弃学业,而且男孩子照顾也方便些,于是姐姐同意了。
2012年10月底,张刚把父亲从江苏老家接到开发区。在张刚的悉心照料下,父亲的身体渐渐好转,已经能下地了,由于语言中枢受损说话还是不行,每次最多吐一两个字。于是张刚买来了少儿识字表贴在墙上,每天都耐心地教父亲识字,从最简单的拼音字母学起。面对家庭接连的变故,张刚仍然保持着乐观的心态。我爸好好的,我就有个家。父亲养育我二十多年,现在是回报的时候了。张刚说。
每天,张刚都会早早起床,给父亲做饭、洗衣。每天都会教父亲看图识字,父亲的语言能力也渐渐有了起色。为了不拖累张刚,父亲说想回老家,自己能照顾自己,被张刚拒绝。我知道爸爸担心拖累我,但只有将他带在身边我才放心,张刚说。
晚上,张刚都会将父亲安顿好,让他在家躺在床上听收音机,困了就直接睡。而他还要到学校学习到深夜。他说:父亲出事后,自己曾想过休学打工挣钱,可思前想后,实在舍不得,父亲的病也需要稳定一下,如果工作的话,带着他到处跑不方便。我相信我能把学业做好,也能把父亲照料好。挺一挺就过来了。
感天动地男子汉
由于不想给他人添麻烦,父亲的事张刚一直瞒着同学,但同学们很快知道了他的困境,便组织起来轮流护理张刚的父亲。一开始张刚不想让同学们知道家里的变故,但将父亲接来后,他申请搬到了校外住,大家就渐渐知道了。张刚的舍友李守麟说,他平时人缘很好,同学们买了些米、面、油等生活必需品给他送过去,尽我们所能帮助他吧。由于离学校很近,大家常过去陪叔叔说话,锻炼他的语言能力。张刚家里本来就不宽裕,现在家里又遇到这么大的事,所以班里同学自发捐款,两个班共捐了近7000元钱,悄悄地打到了张刚的银行卡账号上。李守麟说,希望能帮助张刚解决燃眉之急。
张刚的事迹感动了整个学校。测绘学院遥感系主任江涛教授在号召同学们向张刚学习时说:俗话说&lsquo百善孝为先,作为男人就应该有孝心、责任心和爱心,像张刚这样自强不息、孝顺的人才是真正顶天立地的男子汉。学院重新给张刚认定了贫困生的等级,帮助他申请了每年4000元的国家助学金,而且学校目前已经批准了学院关于张刚学费资助的申请。学院一位老师也准备资助张刚每月200元生活费用,等考上研究生后再视情况资助。社会媒体也对张刚父子提供了支持和资助。面对着大家的帮助,张刚决心用更刻苦的学习来回报。虽然生活艰苦,但想想还有这么多人关心着我,我就浑身充满了斗志。我会照顾好父亲,背着父亲上学,背着我们家走向美好明天。张刚说。(王树娟 陈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