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月,金秋的稻谷开始泛黄, 走进象州,和谐之风迎面扑来。
象州大桥桥头,“象州经济发展十大功臣”的彩色巨幅照片高高地立在路旁,格外醒目,或许,这是象州人民表达谢意的一种特别方式。
十月,更是一个收获的季节。一轮轮招商引资的热潮、一股股项目建设的热浪、一声声加快发展的号角,如浩荡东风劲吹象州大地,带来无限生机与活力。
一组组数字可圈可点。一期投资约1.5亿元,集旅游、休闲度假、地产开发于一体的象州古象温泉度假村于今年10月1日开始试业,可提供就业岗位400个;总投资2.5亿元的广西申象木业有限公司项目和总投资3000万元的同利纤维制品厂开工建设,分别可安置就业岗位2000个和200个。据统计,象州县1—9月,在建项目77个,其中今年引进项目56个;总投资37.66亿元,同比增长19.14%。
“招商决定发展,招商决定未来”,县委书记吴穆鹏接受记者采访时说。象州县历届领导班子,特别是近几年来,非常重视招商引资工作,明确提出“谁能招商引资,谁就是象州的功臣;谁砸企业的饭碗,我们就砸谁的饭碗”。同时,对有突出贡献的外来客商授予“荣誉市民”、“经济顾问”、“经济发展十大功臣”等荣誉,推荐优秀民营企业家为县人大代表、县政协委员等,在全社会营造“重商、亲商、安商、富商”的氛围。
县长龙秀深有感触:“如今各地不是在招商,而是在抢商。你稍慢一拍,那些大客商、好客商就会被别人抢走。”在招商工作呈“白热化”竞争的今天,他认为更要进一步增强紧迫感、责任感和危机感。因此,象州县在拼政策、拼地价、比环境、比服务上铆足了劲,下足了功夫。
记者了解到,由于服务到位、政策优惠等原因,广西申象木业有限公司项目本应由政府负责的“三通一平”及20多户村民的征地拆迁工作全部由业主解决,拆迁户愉快地搬进了新居。如果说,广西申象木业有限公司项目只是一个偶然,那么,广西象州粤龙针织服装有限公司落户象州,则是偶然中的必然。
该公司经理黄锦生告诉记者:“选择象州很偶然,可以说是7天决定命运。”黄锦生说,广东大多是劳动密集型的企业,招工比较困难,西部地区剩余劳动力丰富,他们一直想往内地发展,为寻找一块适合发展的热土,我们到过湖南、湖北、河南、山东、四川等省的很多小城市,但均不理想,譬如四川,虽然剩余劳动力多,但我们的产品需要出口,运费太贵,不划算。
黄锦生继续回忆道:“经过三年的考察,2004年6月,公司原本已经确定在广西昭平投资建厂,预计买下土地217亩,但土地使用证迟迟办不下来,使得投资事项搁浅。2005年,公司领导来到象州考察,对象州的投资环境非常满意,更难能可贵的是,在象州,仅仅用了7天时间就办好了土地使用证。”当然,象州县招商引资不仅促进了经济的发展,最大的贡献是让老百姓得到实惠,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社会和谐。
今天的象州,处处呈现着欣欣向荣的景象:工厂里,生产热火朝天;桑园中,蚕农喜笑颜开;不时有新店开张,商人脸上喜气洋洋……
据统计,今年1—9月,象州县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4580元,增长10.6%。老百姓在家门口就能找到工作。在这方热土上,刑事案件连年大幅下降,不稳定、不和谐因素大大减少,2007年,曾获国家公安部颁发的“平安创通县”荣誉称号,2008年被评为“自治区平安先进县”,全县上下共同奏响了一曲和谐最强音。 (记者 韦慧兰)
评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