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中国农资供销网
rss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三农专题 -> 一村一品 -> 特色产品
青县曹寺一茬黄瓜纯收入12万元
时间:2009-10-24 15:32:57来源:[标签:出处]作者:山人
青县曹寺乡是一个蔬菜专业乡,生产的黄瓜主要供应京津市场。如今,这乡农民将蔬菜大棚越建越大,其中最大的一个达到16亩。这个大棚的主人是张广王村的戴云才,他高兴地说:“今年早春一茬黄瓜(生长期100天)纯收入12万元。目前,秋茬黄瓜(生长期40天)已定植,还能有五六万元的收入。”

  曹寺乡种植黄瓜已有20多年的历史。目前,全乡大棚面积达3万多亩,从业家庭达到6000多户。早先大棚单个面积只有1亩左右,早春黄瓜苗定植后,如果遇到大的寒流侵袭,大棚四周靠边的几个畦的幼苗冻伤、冻死,大大影响效益。经过慢慢实践摸索发现,单棚面积加大后棚内热量增多,抵抗早春寒流能力大大增强,定植期也可提前,还非常有利于半机械化操作。在这种情况下,农民通过土地相互对换,由小块变成大块。村里还对农民的土地采取反租倒包形式,鼓励农民将大棚建大。这样,曹寺乡的大棚在5亩以上的占到70%。2007年全乡仅棚室蔬菜收入就达3亿元,人均近8000元。许多农户一家种植10多亩,年收入超过10万元。

  论面积,到目前全乡、全县乃至北方地区的冠军是戴云才。今年37岁的他,在2000年又投资7万元建起一个16亩地的大棚。这样的大棚不但土地利用率高,还节省成本。他掰着手指头,一一道出其中的好处。如果将一个16亩的大棚,建成16个1亩的大棚,至少多花2万元建筑成本。大棚建大后还易管理,这位农民雇了6个人管理大棚,每个人照看的面积也变大,还可以使用电动喷雾器、小型耕地机械,提高了生产效率,减少了劳动力,每年仅工资可节省1万多元。这样的大棚白天温度比1亩一个的大棚要高5摄氏度以上,夜间温度也要高2摄氏度以上,热效能好,抗寒能力强,早春菜定苗时间可提前7-10天,蔬菜上市也早,价钱也高。就是早上市这一项,一般情况下,每年可增收一二万元。正是这些好处,自2004年以来,这个大棚每年纯收入10多万元。今年纯收入可达17万元以上。
关闭】【顶部
>>最新信息

评论

帐  号: 密码: (新用户注册)
表情:
内  容:

图片欣赏
精彩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