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桑皮纸”是“动脑子”的产物
迁安纸历经数百年沧桑世变,它能有今天的盛名并给当地人带来巨大经济效益,应归功于一位近代企业家———李显庭。1861年,李显庭在燕山脚下开了一个小纸坊。那时,中国虽然是最早发明和使用纸张的国家,但在近代的演变中已落伍了。为此,李显庭三次去朝鲜,学习机器造纸技术。1909年,李显庭买来发动机、锅炉、蒸汽机和抄纸机,经过3年的努力建成一个半机械化的造纸厂,名曰“显记纸厂”,主要生产红辛、油杉两种纸,也就是当时驰名北国的“高丽纸”。之后,在“显记”的带动下,迁安的造纸业红红火火地发展起来了,“桑皮纸”就是那个时代人们“动脑子”的产物。
如今,迁安的机制纸产量达到12万吨,覆盖全国各地,并远销到欧美、东南亚和日本等国。悠久的造纸历史,造就了“北方纸乡”。
“铁迁安”巩固其百强县地位
迁安在三届全国百强县的评比中都能名列其中,还离不开其丰富的矿产。据了解,迁安现已探明的种类矿藏有20多种,其中铁矿总储量为28亿吨,“铁迁安”即源名于此。一位迁安人告诉记者,他小时候经常和家人赶个大早去“首钢”卖苹果,看着附近整齐的单元楼,非常羡慕。迁安的“首钢”是北京首都钢铁公司的分公司、原材料基地,但它形成了一个小小的“经济圈”,而区域内的大大小小的铁矿厂更是为当地的发展带来了生机。在谈到迁安发展时,市委书记姚自敏提到,“举全市之力,走开放之路,凝全市人心,创美好明天!”
在全国第一、二、三届中国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百强县(市)排名中,迁安分别位列第82、80和69位,名次比较稳定,且在逐步上升。据说,迁安因先人的一次大规模迁徙而得名,先人们希望在此能安安稳稳过日子,全国百强县的排名也算是一种印证吧。
评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