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中国农资供销网
rss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三农专题 -> 一村一品 -> 特色产品
陕西官道乡的特色产品
时间:2013-02-19 00:00:00来源:中国三农资讯网作者:张海
官道乡武赵村地处渭南城北17公里处,有12个村民小组,145户,583口人,耕地面积1260亩。近年来,依托黄河生态圆先进的科技优势和丰富的品种优势,经过反复论证,选择并率先引进素有“百果之王”称誉的山东沾化冬枣,经过努力,已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目前全村冬枣面积1200亩,占耕地面积的98%,2006年全村农业总产值实现542万元,占全村农业总产值的97%以上,该产业人均收入达5876元,占人均收入的97%以上。03年该村被省农业厅评为“一村一品”先进村。现武赵村的中青年群众手机人手一机,摩托车、彩电、VCD户一台(辆)以上,煤气灶等现代生活用品一应俱全。人们聚集谈论是冬枣,分散思考是冬枣,下地作务是冬枣,回家商量是冬枣,说闲话、的现象销声匿迹。良好的产业发展及丰厚的效益回报有力地促进了全乡产业结构的调整,在武赵村的带动下,全乡冬枣产业迅猛发展,种植面积飞速增加,截止06年全乡栽植冬枣达1.8万亩,挂果面积达1.6万亩,年产冬枣1.6万吨,年收入达9600万元,已成为官道乡的主导产业和农民致富增收的主要途径。
  
  一、准确定位,选好项目。一九九九年,原黄河生态圆从山东沾化县引进了高品质、高效益的沾化冬枣在圆内试种成功后,乡党委政府抓住这一发展良机,及时和黄河生态圆联系并听取专家建议,发现本地土壤气候等资源是冬枣生产的适生区,生产出的冬枣不论是品质还是含糖量等指标均优于原产地山东沾化县,而且效益高,市场广阔,发展前景十分乐观。在与该村两委多次研究,并大力宣传,反复征求群众意见,决定将这一品种列为该村经济发展的首选产业推广。
  
  二、典型引路,多轮驱动。项目确定之后,为了使群众接受并主动栽植,我们组织村组干部和村上部分经济能力人先后赴山东、河北等地参观学习,并分层次召开座谈会,请专家宣讲,分析其发展前景,经济效益,提高干部群众的思想认识,转变群众的种植理念,有重点的找一些有创造性和带动力的户,首先栽植并多方扶持,使之产生良好效益,从而带动村民全面栽植。2000年全村13户村民栽植,01年就以每斤10元全部卖出,每亩1000斤,可达亩收入万元的效益,一下哄动全村,02年全村普遍栽植,发展到800多亩。03年发展到1200亩。
   三、增添措施,强化服务。群众栽植积极性的高涨,随之带来的资金问题,技术问题以及市场销售问题都出来了。为了保障这一产业的健康发展,解决冬枣发展过程中的具体问题,乡党委、政府及时牵头指导成立了冬枣协会,由协会出面聘请专家按照农时及时进行技术指导,确保作务技术及时到位,并引导村民自建小型气调库,目前该村有小型气调库23个,保证产品的贮藏和销售。另外和信用社协调,给栽植户贷款,提供启动资金。改善基础设施,衬切了渠道6000米,沙石硬化生产路3000米,水泥硬化村道路1200米,有效地保证了产品的生产和销售。有力地促进了冬枣产业的健康、稳步发展。
  
  四、今后工作的设想。面对目前冬枣产业的发展势头,为确保该产业的持续健康发展,我们计划今后做好一下几方面的工作:一是注册自己的商标,设计自己的包装,打响市场认可的自己的绿色食品品牌;二是大胆尝试大棚栽植冬枣,并总结经验,全面推广。同时探索内枣间套种技术,充分利用资源,提高经济效益,增加农民收入;三是在冬枣生产集中地建两个交易市场,继续完善规范原有的交易市场的管理。以保证产品顺利销售;四是继续探索冬枣的贮藏及保鲜方法延长冬枣的上市期和冬枣是货架期;五是培养一支适应该产业发展的管理人才队伍和会经营懂管理的农民经纪人队伍。确保该产业在全乡范围内持续健康发展,并使之在近年内成为我乡发展经济的主导产业,农民致富增收的主要途径。
关闭】【顶部
>>最新信息

评论

帐  号: 密码: (新用户注册)
表情:
内  容:

图片欣赏
精彩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