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段时期以来,人们对于作物种植面积之争的关注焦点一直放在大豆(4203,34.00,0.82,吧)和玉米(1943,9.00,0.47,吧)二者上,然而记者调研却发现:包括甜菜、香瓜、烟草等在内的经济作物由于效益稳定,种植面积正稳步增加,尽管它们并不足以改变玉米、大豆二者的最终格局,但却无疑会让东北地区作物种植面积的争夺更加复杂。
日前记者跟随大连商品交易所大豆玉米考察团来到东北富锦进行实地考察。富锦市位于黑龙江省东北部三江平原腹地、松花江下游南岸。新中国的第一家集体农庄也是在这里诞生。经过多年的发展,富锦已被誉为中国大豆之乡、东北大米之乡,是佳木斯重要的大豆和水稻产区。
富锦农委有关负责人及农业技术人员向考察团介绍了当地情况。据农委周科长介绍,富锦耕地面积为570万亩,统计数据为480万亩(即上报数据,中间差额主要是湿地)。2007年当地水稻种植面积为75.5万亩,总产为38.5万吨;小麦(2086,5.00,0.24,吧)种植面积为7.5万亩,总产为1.7万吨;玉米种植面积为86.2万亩,总产为40.4万吨;大豆种植面积在229.9万亩,总产为31.4万吨;薯类种植面积为15.3万亩,总产为5万吨。经济作物种植面积为30多万亩。
2008年,上报种植面积维持在480万亩,其中小麦种植面积为6万亩,较去年减少1.5万亩;水稻种植面积75.5万亩,维持不变;玉米种植面积为60万亩,较去年减少26.2万亩;值得注意的是,大豆种植面积为209.7万亩,也较去年有所下滑。而薯类种植面积上升至20万亩,经济作物种植面积大幅上升至100万亩。
座谈中了解到,富锦实际播种达到570万亩,这未上报的90万亩的耕地面积中,大豆的种植面积达到了60至70。而且,由于水稻成本较高(7000元/公顷,去年4500元;大豆4500元/公顷,去年2000元;玉米超过3000元/公顷,去年2000元,甜菜去年4000元/公顷,今年超过6000元),今年贷款发放困难,将有部分水田改为旱田,而旱田首选的品种就是大豆,因此大豆的播种面积将和去年持平,维持在220万亩至230万亩。
富锦农委数据显示今年大豆及玉米的种植面积可能下滑,然而也有不同观点。当地一位技术人员预计,大豆种植面积较去年将有所上升。尽管自1991年至今玉米种植效益一直好于大豆,但由于玉米收获后水分较大,收购主体较少,变现较慢,且所需人力较多,而大豆便于管理,所以部分农民有种植大豆的习惯,且去年以来豆价高企,会刺激农民种植大豆的积极性。
但不管怎样,这都和先前预计的大豆播种面积将大增有很大的不符,这其中既有大豆自身的原因,也和经济作物的冲击离不开。通过座谈了解到,当前的大豆价格固然有很大的吸引力,但经济作物相比却有更大的优势。首先,大豆的产量始终未能稳定的高产,据了解,富锦约有60的农户大豆单产只能达到甚至低于120公斤/亩,15的农户大豆单产能达到150公斤/亩,10的农户能达到170公斤/亩,而只有5的农户单产能达到200公斤/亩;其次,大豆的价格变动较为剧烈,而2004年的殷鉴不远。相比之下,由于某糖业公司在附近的建成,甜菜已经签定了长单,收购数量得到了保证,收购价格据说为350元/吨。而且从绝对收益上来说,去年大豆的收益达到8000元/公顷,而甜菜能达到8000元至9000元/公顷。因此,在经济作物播种面积增加的冲击之下,大豆和玉米正面临着一个新的竞争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