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中国农资供销网
rss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三农专题 -> 一村一品 -> 特色乡村
打造“蓝莓之乡”——陈疃镇实现环保与富民双赢
时间:2010-01-05 09:30:32来源:作者:尤丁

  水是生命之源。位于日照水源地上游的东港区陈疃镇,有17个行政村紧靠日照水库,毋庸置疑,保护好生态环境是陈疃的第一要务。

  “要生态环保,也要经济发展!”陈疃镇积极探索,以发展特色农业为着力点,大力发展、壮大蓝莓产业,打造“蓝莓之乡”,有效破解环保与发展的矛盾。

  蓝莓属杜鹃科木本植物,其果实内含有丰富的花青素,具有抗衰老、软化心脑血管、防癌和提高视力等功效,被国际粮农组织列为人类五大保健食品之一,被誉为“21世纪保健浆果之王”。

  “我们决定发展蓝莓产业,首先看重的是其绿色环保、无公害!”陈疃镇党委书记孙丽介绍,蓝莓在管理过程中不施化肥、不打农药,不会对土壤和水质造成污染,能改善生态环境,促进生态旅游开发。

  除了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发展蓝莓还带来良好的社会效应。由于蓝莓种植技术难度大、前期投入高,种植期间,尤其是果实采摘期间,需要大量的劳动力,能够有效解决农村劳动力的就业问题。

  目前陈疃全镇的1000多亩蓝莓,可解决农村妇女等中老年劳动力近400人的就业问题,村民在收取每亩600元土地流转费的同时,到地里干活每天还有20元左右的收入,实现了“二次增收”。

  孙丽介绍,陈疃镇蓝莓种植项目是2006年3月引进的,由大连科技大学农科所与沃林现代农业有限公司负责资金、技术和管理,西尚沟村提供劳动力,流转200亩土地,搞起联合开发。西尚沟村流转的200亩土地让群众当年就得到了实惠,良好的经济社会效益让该村更多的村民也将土地参与了流转,现已发展到600亩,并带动该镇北疃村今年春天成片发展蓝莓400亩。

  “北疃村这400亩蓝莓位于环日照水库保护区内,实现了退耕还林与发展生态农业的有机结合,成为日照水库水质保护的一道绿色屏障,将有效地减轻水土流失,保护水源地。”孙丽说。

  除了销往北京、上海、香港等地,蓝莓主要销往欧美、日本、韩国等发达国家和地区,目前全球的产量不高,而市场需求量却很大,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下一步,陈疃镇将按照打造“蓝莓之乡”的发展思路,重点抓好三个基地建设:一是西尚沟蓝莓基地;二是环库生态观光片,以北疃、沈一为中心,发展两处高档生态观光、农业采摘片,年内发展1000亩;三是石旺沟流域种植区,利用国家级土地整理项目的实施,在万亩土地整理区域内大力开展产业结构调整,扩大蓝莓种植规模,计划2010年达到3000亩,最终达到5000亩规模。

  孙丽对打造“蓝莓之乡”充满信心。她表示,陈疃镇将依托蓝莓基地建设,加大对外招商力度,逐步拉长产业链,形成集“种植、加工、销售”于一体的综合性农业示范项目,实现生态立镇、农民增收、财政增长,推动经济社会的发展。(记者 林夕)

 

关闭】【顶部
>>最新信息

评论

帐  号: 密码: (新用户注册)
表情:
内  容:

图片欣赏
精彩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