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南宁网4月27日电4月27日电(杨志雄 黄健 邓蕾雅)广西钦州市灵山县丰塘镇平岭村村委会主任邓丽珍通过自身创业搞特色养殖,带领和帮助全村几十户群众庭院养鳖,年产鳖10多吨,产值150多万元,利润70多万元,这名“致富能手”的故事在当地被传为佳话。
走进著名的“中国荔枝之乡”、“中国奶水牛之乡”广西灵山县,一幅幅现代农业发展立体画卷展现眼前,“农”字号企业机器轰鸣,农产品基地堆绿叠翠,规模化养殖小区猪牛满圈。
“近年来,灵山县积极引导群众因地制宜发展特色农业,科学推进农业产业化,走出了一条农业发展的新路子。”中共钦州市委常委、灵山县委书记潘雪红日前向记者介绍,在2009年国际金融危机形势下,灵山县采取龙头企业、生产基地、专业合作组织建设多措并举,政策引导、资金扶持、技术服务多管齐下,全县“三农”工作不断推进,农业现代化进一步加快。
目前,灵山县有区级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3家、市级17家、县级24家。2009年灵山县粮食总产量44.71万吨,增长3.4%,荣获“全国水稻高产创建示范县”;水果总产量50.8万吨,增长23.2%。龙头企业农产品加工销售收入12.5亿元,增长35.2%,直接带动农户86000多户,辐射带动农户35000多户,直接带动农户年户均纯收入达到7250元,同比增长12.8%。
作为“广西水果第一大县”,灵山县盛产茶叶、荔枝、龙眼、香蕉、西瓜、芒果等,水果种植面积和产量居全国第五位、广西第一位。近年来,灵山县每年举办荔枝节,使荔枝流通顺畅,每年平均增幅在40%以上。今年3月20日,灵山县举行了首届春茶节,吸引来自日本、韩国在内的国内外60多家茶商前来交流洽谈,为农民增收创造条件。
为增强农民抵御市场风险能力,灵山县指导做好农民合作社,积极发展其他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至2009年,全县专业合作组织发展到269个,其中专业合作社59个,入会会员16536个,带动农户3万多户,去年帮助社员实现销售收入55083万元,户均增收624元。打造了三海果苗、邓阳陶瓷、塘尾饼模、大芦旅游、独树蔬菜等“一村一品”的新格局。
另外,为进一步改善农业和农村生产生活条件,2009年灵山县投入资金3594万元实施扶贫项目36个,建设扶贫村道27条76公里及一批村级办公设施,并开展中央农田水利项目、水库除险加固工程等,齐心协力做好香蕉应急销售工作。今年以来,针对旱情严峻等形势,灵山县共投入抗旱保春耕资金86.6万元,投入抗旱机具1500多台(套),至4月8日止全县已播插早稻面积24.5万亩。
据了解,今年灵山县将落实粮食生产、粮食安全行政一把手责任制和各项支农惠农政策,推进中心储备库建设,稳定粮食生产,确保粮食安全。合理调整超级稻、糖料蔗、茶叶、桑蚕、凉粉草、莪术等优势作物的种植面积;培育发展油茶等新兴产业,大力发展特色经济。
同时,大力推广应用现代农机新技术新机具,全面实施“千乡万村现代农机装备工程”,促进现代农业发展,争取申报7个无公害农产品认证。着力发展生猪和灵山香鸡高效养殖业,进一步做大做强奶水牛业,开发拓展龟鳖特种养殖业。鼓励支持龙头企业争创品牌,力争新增市级以上龙头企业2家。
位于钦州市东北部的灵山县,总人口150万,是广西第三人口大县。近年来,灵山县连续多次荣获“中国西部百强县”、“全国最具投资潜力中小城市百强”和“全国最具区域带动力中小城市百强”。
评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