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中国农资供销网
rss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三农专题 -> 一村一品 -> 特色乡村
即墨:十年巨变后街村
时间:2013-02-22 00:00:00来源:中国三农资讯网作者:方同


鲁网新农村讯(通讯员 于世训 王承金)走进青岛即墨市龙山街道后街村,一条条宽敞整洁的街道、一排排整齐如画的村民住宅和村头繁华热闹的集市,整个呈现出新农村建设后后街村的崭新景象¬。
说起近几年村庄的变化,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王晓涛感慨地说:村庄的变化和村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全得益于改革开放和党的富民政策。
诚然,十年来,后街村在党支部、村委会的领导下,依靠党的领导,积极发展经济,大搞新农村建设,落实党的惠民政策,村庄的面貌焕然一新,村民的生活实现了小康。2011年,村集体经济总收入158、17万元,村民经济纯收入13904元。2011年,该村被评为即墨市生态文明建设示范村庄和精神文明建设先进村庄。
农村改革开放后,后街村两委以招商引资为突破口,以发展经济作为改变村庄贫穷落后面貌的保障。2005年以来,村集体开始建厂房、修道路、实施水电配套,先后引进企业70余家。其中,投资400余万元,建标准厂房5000平方米,招进年产值1、2亿元的麦高迪工业皮带(青岛)有限公司。仅此企业,实现年利税2100万元,2012年,将完成利税2800万元。村庄每年收入厂房租赁费50万元。2011年,该企业获青岛市优秀外企琴岛奖荣誉。
2007年以来,村两委积极响应党的号召,大搞新农村建设,规划建设二层楼房住宅80栋;投资近400万元,整修硬化街道28条,并浆砌了排水沟、安装了路灯、进行了绿化;投资10余万元,建起了文化大院和文化一条街,购置安装健身器材12件,为村民提供了读书看报和健身娱乐的场所。2011年,改建装修了村卫生室,改善了卫生服务站的医疗条件。
随着招商引资、兴修道路和新农村建设,该村的耕地面积减少,部分村民成为无地农民。为保证村民的生活,从2001年开始,村集体为全村村民每人每年发放粮油款400元。2011年起,每人每年的粮油款增至600元。2010年,在保证自来水供应的同时,村集体投资20万元,新上净化水设备一套,安排专人管理,免费为村民供应饮用水。自2003年实行大病医疗统筹以来,村民每年的统筹费均有村集体负担。每年中秋节、老人节和春节,村两委都为60岁以上老人发放礼品和慰问金。2007年始,每逢老人节,60岁、70岁、80岁以上老人的慰问金分别为400元、500元和600元。在每位老人过生日时,村两委领导都会及时的送上100元的生日蛋糕。对考入市重点中学以上的学生,发放助学金。尽力使党的政策惠及与民。
现在的后街村,村民讲究的是文明,追求的是时尚,整个村庄显现出了一个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农村面貌。编辑 朱明

青岛即墨市龙山街道后街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 王晓涛


新农村建设后的后街村一角



麦高迪工业皮带(青岛)有限公司


关闭】【顶部
>>最新信息

评论

帐  号: 密码: (新用户注册)
表情:
内  容:

图片欣赏
精彩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