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中国农资供销网
rss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三农专题 -> 一村一品 -> 特色乡村
江西龙虎山无蚊村 清净自然山水间
时间:2013-03-08 00:00:00来源:中国农副产品供销网作者:李敏

雪后无蚊村的早晨。

夏程琳摄

山乡喜迎亲。

驱车进入江西鹰潭龙虎山核心地带,沿木栈道拾级而上,不过百米别有洞天。

绿意掩盖的丹霞山环抱三面,村前泸溪河水流潺潺,村口是观赏九虎一龙壁美景绝佳位置,清静自然的无蚊村,隐现于道教祖庭龙虎山的青山碧水间。

无蚊村,原名许家村,炎炎夏日,罕有蚊虫。

无蚊村何以无蚊?

相传道教创始人张道陵天师,曾陪伴母亲游玩借宿许家村。天师母亲刚住不久,便被蚊子叮咬得坐立不安。孝子张天师,拿起宝扇,口念法咒,轻轻一扇,立时但见:蚊公蚊婆,哼着小歌拖儿带女,逃出山窝。许家村由此成为无蚊村。村里至今还设有天师孝母坊。张天师驱蚊孝母的传说,周边男女老少更是无人不知。

传说终归是传说,但村民们说,村子确实少见蚊虫。

因此,人们也给出了不少猜测:一说,村庄依山傍水而建,地势内高外低,雨水顺势而下,村内积水无处藏身,村外泸溪活水不断,蚊虫自然无法繁衍生息二说,村里多植桉树樟树,气味特殊驱散蚊虫三说,周边山洞内蝙蝠成千上万,夜晚进村捕食消灭蚊虫。

冬日的村子早已不见蚊虫身影。这里的景致,正如村里做水豆腐的能手欧阳桃花说的,山好、水好、空气好!

青山绿水间的无蚊村,长久以来便是游人倾心之地。改革开放前,整个龙虎山只有这个村有船,一直都有游客在泸溪河漂流。

改革开放后,龙虎山风景名胜区成立,无蚊村的发展融入到景区中。泸溪河里不能打鱼,上山砍柴渐成为历史,当年撑竹筏的船工,现在搞起了茶馆。有人撑竹排、有人当导游、有人做水上超市、有人开饭店我们一边喝着村民茶博士许木堂的金骏眉红茶,一边听他讲述无蚊村的历史变迁。

游客渐渐增多,村民日子逐步红火,而无蚊村的特色没有变。

是古朴自然的环境留住游客的脚步。许木堂说,发展了,我们没有忘记传统。村里搞起婚俗表演、望江茶楼,村里的特色美食水豆腐、板栗糕也没有失去原来的味道。这些,才是我们最鲜活、最有滋味的东西。

在这里,新与旧的处理似乎并不冲突。

泸溪河对岸便是新村,一栋栋两层小楼,白墙黛瓦,道路通达。新村古村摆渡相连,诗意生活共同向往。

村中漫步,没经当地人指点,竟认不出穿衣戴帽后的水文监测站、林业监测站。

干净整洁的青石条道路、散布苔藓的碎石广场、修旧如旧的老式民宅,略施粉黛的无蚊村依然古朴自然巧妙隐藏的污水处理系统、绕山潜行的网络线缆、悄然挺立的太阳能电池板,拥抱科技的无蚊村充满生活热情。

以前只能坐船出门,现在通了公路还能开车。家里有了自来水,接了网络还能无线上网。客栈老板许小根说,钱赚多赚少无所谓,不能急功近利地发展旅游,要保持好清净自然的环境。

乘一叶小舟徜徉泸溪河,清澈的河水无声流淌,耳边传来清脆的鸟鸣和船夫粗犷的歌声,静静欣赏丹霞美景,默默品味悠远宁静,群山倒影,水天一色

我在这里生活了一辈子,别的地方都住不惯。别看我年纪大了,照样砍柴种地。

82岁村民 刘珍珠

建筑OK,优雅静谧,简直是人间仙境!

关闭】【顶部
>>最新信息

评论

帐  号: 密码: (新用户注册)
表情:
内  容:

图片欣赏
精彩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