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河头村共有718户,2105人,4628亩耕地。
近几年来,为响应“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新农村建设号召,尚河头村两委针对目前的现状、存在的潜力、问题及发展远景进行了仔细的研究,确定了以“突出发展招商引资和民营经济为总抓手,推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工作思路,发挥本地的优势,改变传统的种植方法,发展蔬菜种植,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经过几年的发展,蔬菜种植取得了成效,农民收入连年增加。随着蔬菜种植面积的不断扩大,一些问题也凸显出来:生产上的粗放管理,缺乏科学技术指导,施用化肥、农药无度,影响蔬菜的产量和质量;蔬菜销售上,漫天要价,失去回头客,造成产品滞销;产品价格上相互压价竞争客户,造成菜农的经济损失。诸如此类混乱无序的现象,直接影响了蔬菜的发展和菜农的利益。为彻底解决这些问题,村两委联合菜农组织成立了蔬菜合作社,实行产供销一条龙规范化运作,以规模优势参与市场竞争。经过一年的发展,社员已发展到486户。
在发展一村一品产业过程中,专业合作社积极为社员提供优质服务。一是开展调查研究,作好蔬菜指导工作。合作社以增加蔬菜经济效益为中心,遵循市场经济发展规律,组织社员深入开展蔬菜方面的调查研究,及时掌握市场发展动态,不断研究新情况,新问题,提出新思路,总结新做法,认真做好指导工作,为发展瓜菜生产当好参谋,为瓜菜生产发展搞好服务,真正起到桥梁和纽带作用。二是加强行业交流。主要做好社员内部的合作、联合、以及信息交流、技术交流。组织社员和相关单位召开多种形式的经验交流会、专题座谈会,对蔬菜发展中出现的新问题进行研究、沟通、协调。利用信息网络加强信息交流和信息服务,向广大社员提供行业咨询服务。同时积极加强与镇内外瓜菜协会的联系,促进区域间的交流与合作,促进社员对外合作的发展,增强合作社凝聚力和社会影响力。三是加强行业间的协调。注重社员和大户的培育发展工作,增强其带动作用,密切产、加、销各环节联系,促进瓜菜流通产业化的不断发展。四是认真搞好标准化经营活动。随着农产品流通的不断发展,合作社有针对性地加强对社员的业务培训。采取举办培训班、观摩会、参观学习等多种培训形式,努力提高生产经营者的经营水平和经营理念。积极引进推广先进的经营模式,提高瓜菜产品流通的行业效益水平。2007年至今,村先后6次组织蔬菜种植带头户共计500人次到寿光等外地参观学习,引导社员发展高效益蔬菜产业。五是加强行业自律机制。组织社员认真学习和宣传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提高社员和从事瓜菜产品流通业经营者的法律意识,加强行业自律,规范行风,为瓜菜生产、流通业的发展创造一个良好、健康的环境。如在组织无公害生产过程中,引导社员合理施肥、用药,使生产的蔬菜真正达到无公害的标准,维护了产品的信誉,保障了用户的生产和人民群众的安全。
为了解决村民蔬菜的销售问题,村两委引进了三家韩国独资的蔬菜加工企业。企业总投资2600万元,加工的泡菜直接出口到韩国、日本。村民按照厂家的需求种植蔬菜,并且由厂家提供种子、技术,生产的产品正常的年份随行就市,产品效益不好的年份按最底保护价由厂家收购,为农民种植蔬菜解除了后顾之忧。合作社与龙头企业建立了“企业 基地 农户”种植模式,积极推广“订单农业”,所产的蔬菜底价保护,直接入厂加工出口。到目前为止,加工区共有17家企业入驻。这些企业主要从事农副产品加工,不仅为本村的蔬菜开辟了销路,也为村民提供了1000个固定工作岗位,仅此一项,每年为群众增加收入1000多万元。
目前,全村种植蔬菜达到了3000多亩,占全村总耕地面积的70%,既增加了社员收入,又带动了周边村镇的蔬菜种植,形成了独具特色的种植格局。
经过几年的发展,尚河头村发生了很大的变化。2005年,尚河头村所产蔬菜顺利注册“尚河头牌”商标;2007年6月,蔬菜基地又申报了“青岛市无公害蔬菜基地”。2007年,村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0038元,村集体经济收入367.4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