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中国农资供销网
rss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三农专题 -> 一村一品 -> 综合资讯
浙江安吉:发展一村一品建设美丽乡村
时间:2009-11-02 14:25:58来源:[标签:出处]作者:李永

  浙北安吉,素以生态良好闻名。气净、水净、土净、音净,是全国第一个生态县。

 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浙江省安吉县大力发展“一村一品”特色村域经济,在经济发展基础上,从去年起率先实施建设了‘中国美丽乡村’计划,把一个县当作一个大景区来规划,把一个村当作一个景点来设计,把一户农家当作一个小品来改造……

  (一)

 黄杜村是溪龙乡的一个山区村,虽然全村总面积达12.5平方公里,但仅有水田915亩,其余都是荒山荒坡。自从1990年将长在天荒坪镇大溪深山中一棵有着几百年历史的白茶王,通过技术培育并引进黄杜村后,全村家家户户种白茶。

 会种茶更会卖茶,茶农薛勇除了将自家“雅思”牌白茶成功申请绿色食品、有机食品、QS论证和“浙江省名品正牌农产品”外,还在韩国和德国注册了自己的商标。同样是白茶,他家的白茶却要高出一倍以上的价格,同样是卖白茶,他不用出门却有不远万里的外国茶商慕名前来选购。现在黄杜村是有名的“中国白茶第一村”,去年全村人均纯收入达15600万元。

 通过黄杜村示范,全县把白茶发展成为一个大产业,现有白茶9万亩,今年产值达到6.75亿元,仅此一项就为全县农民人均增收1875元。

 白茶书写着绿色传奇,养鸡也创造一项纪录。山川乡马家弄村、章村镇长潭村等一批养鸡大户利用山村一流的生态环境饲养着竹林鸡,不用喂食将鸡散养在繁茂的竹林里,让鸡吃竹林里的野草和害虫,称之为“绿色”鸡。

 为了促进农民增收致富,安吉善于把自然资源变成经济资源、把环境优势变成经济优势。竹根做根雕,竹梢做地板,竹叶制黄酮……竹纤维、竹醋液、竹地毯……翠竹在安吉的年产值达到了98.7亿元,竹产业为全县农民人均增收5565元。

 资料显示,浙江农民去年人均纯收入达8265元,安吉连续8年名列浙江第一位,去年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9196元。安吉县委常委、宣传部部长俞栋告诉记者,一村一品的特色村域经济发展新格局使安吉农民进入了环境支撑产业、产业发展经济的良性循环。既让农民从环境优势中得到了实惠,又使产业在建设“美丽乡村”中发挥着巨大作用。

  (二)

 青灰瓦坡屋顶,一幢古朴典雅的别墅与周边的青山绿水相映成趣。走进庭院,绿草如茵,花香四溢,院墙一角,竹管引进的山泉水流个不停……这是地处深山的安吉县报福镇石岭村谢绍明的家。

 三个月前这里还是一幢普通的农家民宅,“我按照设计师量身定做的规划图进行了改造,房屋主体 结构未发生变化,总计花费不到4万元,验收后村里还要奖励2万元呢。”交谈中谢绍明流露出心中的喜悦。

 报福镇是“美丽乡村”建设的重点乡镇,镇党委调研后决定根据县里的规划,结合本镇实际,按照每家每户的不同地势和山水环境,聘请设计师进行一村一规划、一家一美景的设计,形成了“山水统里“、“石岭人家”、“观光洪家”等各具各村特色的建设格局,把“家园”与“田园”结合好,让自然环境与人工雕琢相协调,一个村村是精品、户户是新景、处处是美景的美丽报福已经显现。

 报福镇是安吉实施“中国美丽乡村”建设行动的一个缩影,全县187个行政村中今年有29个通过自主申报被列入指令性创建村,正在按照尊重自然美:以生态为背景,彰显山水灵秀特色;侧重现代美,把生产发展放在首位,把生活富裕作为前提,把开放理念全面融入;注重个性美,一村一品,一村一业,一村一韵,一村一景,可憩可游、宜商宜居、且安且吉;构建整体美,城乡联动、产业互动、示范带动、覆盖全县的总体要求,力争通过10年的努力将全县187个村全部建成美丽乡村。

 安吉县委书记唐中祥告诉记者,县里委托浙江大学做出了建设美丽乡村规划,各乡镇也先后做出了对应性的分区规划,制定了高于国家或省市相关指标的三级指标体系的“中国美丽乡村”的建设标准,力图以环境、产业、素质、服务四大提升工程为抓手,达到“村村优美、家家创业、处处和谐、人人幸福”的建设目标。

  (三)

  外来娃读书三费全免,农民体检不要一分钱,村干部生病医药费报销如同公务员,村干部每月凭折可直接从当地的信用社按月领取工资。

 垃圾有人收,卫生有人搞,故障有人修,居家生活由物业公司帮忙打理,安吉30万农民享受到了物业管理的周到服务。

 如今,文明和谐的农村新社区已在安吉初见端倪。全县4520户、8842人享受了农村最低生活保障,496个农村“五保“对象全部实行了集中供养,集中供养率达到100%,农村应保尽保的农村低保制度和无缝化的社会保障机制让农民过上了城里人的生活。

 安吉县财政收入15亿元,要在10年时间里完成投资300亿元,钱从何来?安吉县财政局局长吴伟东说,安吉办事不是有多少钱做多少事,而是有多少事筹多少钱。

 从2001年起,安吉就开始实行“五改一化”的村庄环境建设,就是用以奖代补的政策,政府投入1亿元换来了47亿元的总投入,使全县所有行政村的中心村和1075个自然村完成了村庄环境整治,农村人口受益率达到81.03%,走在浙江前列。在已有的经验基础上,安吉今年又设立了建设“中国美丽乡村建设专项基金”,今年列入财政预算为1.2亿元,出台了建设“美丽乡村”以奖代补的乡镇村标准:对乡镇人口规模在2万人以下的奖300万元,4万人以上奖500万元,2万至4万人的按人口数折算奖励。

 县里出台政策后,各乡镇也根据各自不同情况相继出台了相关政策。县里奖一点,镇里挤一点,村里出一点,企业共建点,招商引一点,市场筹一点。截至目前,已有136家企业与安吉的125个村进行合作共建,全县创建村中推出的424个建设项目已累计吸纳资本3.2亿元。

 与此同时,安吉通过与水利部门开展的“万里清水河道工程”、“千库保安工程”、“十万农民饮水工程”相结合,与环保部门开展的全国“生态文明试点县”创建相结合,与土管部门开展的“农田及宅基地整理”相结合,与林业部门开展的“林区道路建设”和“全国林业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示范县”和“全国新农村与生态县互促共建示范区”相结合,与旅游部门开展的“中国最佳生态旅游县”和创建旅游强县相结合,收到良好效果。

关闭】【顶部
>>最新信息

评论

帐  号: 密码: (新用户注册)
表情:
内  容:

图片欣赏
精彩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