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中国农资供销网
rss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推广服务 -> 商务公关
中国IT公关模式之“怪现状” 综合征一触即发
时间:2010-04-16 00:00:00来源:中国农副产品网作者:小叶

  对象:中国IT公关企业

  医生:知名营销品牌策划专家 李大千

  病因:中国的IT公关企业陷入行业性困惑

  诊断:观念落后,对公关理解片面。

  药方:1.引入国际规范,加强职业道德;2.加强与媒体之间的合作,加强公司自身的创新能力;3.贴近社会和消费者,设立公关课;4、打造公关体系,加强危机公关。

  生为中国的IT公关人,是一种万幸:中国的市场太大太不成熟,IT公关从时髦到实用一路让人吹捧;身为中国的IT公关主,又何其不幸!一年几十万、几百万甚至更多的公关费如水,报刊、网络、电视、广播立体轰炸后,市场却并没有出现想象中的销售“井喷”,困惑之余,便是恼怒、失望、无奈……

  中国IT公关病了!不是单一病症,而是一触即发的综合征!

  “稀里糊涂上山,稀里糊涂下河”,IT公关人一直没有仔细琢磨,是什么原因造成IT公关的停滞不前。粥没有增,吃粥的和尚却越来越多;创意极少,“OEM”模式却越来越多;另外,来自“上帝”的要求也越来越多——企业要桌下交易、媒体要桌面交易。当初曾被誉为攻无不克的神兵利器,在成就了联想、神州数码、清华紫光等一系列闪光名字之后,中国IT公关市场开始了缓慢而艰难的前行。

  中国IT公关到底怎么了?

  公关模式之“怪现状”

  1. 作坊公关

  中国的很多公关公司都赶集于两个火热阶段。一是1996年左右,此间正是网络经济大潮汹涌,特别是“网络无它,唯敢花钱耳”。网络经济大大地刺激了公关行业强烈膨胀,随着联想等中关村企业借势而起,IT公关曾被颂为可以快速树立起一个高科技企业形象与产品的法术;二是2003年前后,随着家电与IT在同一屋檐下舞蹈,加上国外军团蜂拥,中国的IT业进入白热化的春秋战国时期,公关以其高性价比持续走在前沿阵地。

  正是这些突然而至的机遇给了公关业半路出家的机会,也给了浑水摸鱼者可乘之机。因此,很多记者、编辑等媒体从业人员,都在体制外创建了自己的公关公司,利用个人媒体关系,拉几个人就做成了一个作坊式的公关公司。一些企业人员也见好而动,摇身一变成为公关公司的CEO。出现了夫妻店、兄弟店等众多形式同一派系的作坊式公关。

  2. 没落幕后公关

  “幕后”是不可避免的,但不能创造行业良性增长的环境。自身“短视”的IT公关已经遭遇到了严冬。随着网络股泡沫的消失,IT企业业绩的下滑,很多本土公关公司正慢慢消失,剩下的一部分公关企业为了生存开始不断变质,幕后公关走向前台,于是产生了暗标进行曲、回扣交响曲,二曲悠扬日渐明朗。

  一家公关公司老总曾经开玩笑:一年来,参与竞标的一个没有成,没有竞标的却水到渠成。这是为什么呢?除了关系问题,最重要的是回扣。目前,一般回扣是总款的10%-20%之间,也有狮子大开口到50%的。更有公关公司采取让企业人入股的形式,对很多公关公司来说,拿了回扣,感觉反而更踏实。

  3. 媒体导向公关

  中国的IT公关叫媒体公关更贴切。几乎所有公关都是为了把文章发表在媒体上,然后公关公司拿着复印的一本剪报去换钞票。正因如此,公关公司的“衣食父母”除了企业就是媒体编辑、记者了。IT公关公司逐渐演变为一个发稿的单一机构。

  因此,公关公司的媒介部是最庞大的部门,一群20多岁的青春女子整天“约会”不断,陪编辑、记者吃饭。有的更需要提前3-4天预约。

关闭】【顶部
>>最新信息

评论

帐  号: 密码: (新用户注册)
表情:
内  容:

图片欣赏
精彩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