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日上午,两名外籍人士来到青岛市消保委,用英文进行投诉。青岛市消保委工作人员用英语与之进行了初步沟通。经了解,两人来自非洲马里,因进出口贸易纠纷,与青岛某纺织品出口企业多次沟通不畅,由于标的额达十万余美元,他们焦急万分,连夜从广州赶到青岛,在向其他有关执法部门反映但处理未果的情况下,出于对工商消保工作的信任,到市消保委请求帮助。
虽然他们反映的问题不是生活消费纠纷,不属于我委受理范围,但为了展示我市工商维权良好形象,本着首问负责的原则,市消保委投诉科积极主动向其提供帮助。为更加准确地了解有关情况,市消保委人员邀请精通英语的12315工作人员进行协助,在得知其中一人可以用简单的中文表达后,市消保委投诉科详细询问了纠纷细节。来访人表示希望消委会能够协调与对方公司代表见面商谈,经投诉科人员联系,该纺织品出口公司人员于半小时内带着翻译来到消委会进行商谈。
双方刚一见面情绪激动,意见分歧很大,甚至出现过激行为和言辞,投诉科举全科之力,凭借丰富的纠纷处理技巧,果断地制止冲突,快速地稳住局面,使双方能够以冷静的态度进行商谈,工作人员从法律、道理和利益多个层面,耐心劝告协调。投诉科全体人员放弃了中午休息时间,从上午10点一直到下午3点,经过连续5个小时努力,最终促成双方达成和解,及时有效化解了这起标的额高达十余万美元的涉外商事纠纷。
调解结束后,双方都表示没想到市消保委能在短短几个小时内圆满解决纠纷,他们对工作人员在调解过程中表现出的法律专业性、高度责任心和无私敬业精神表示敬佩和衷心感谢,并对工商消保维权工作的务实高效给予了高度赞扬。
评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