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下,疫情当前,有人竟打着预防“非典”的旗号赚黑钱。黑龙江省呼兰县康金井镇防疫人员郭某等人为推销丙球(人免疫球蛋白,医学上通称丙种球蛋白,简称丙球),将其宣传为“非典”疫苗,给1700多名中小学生及幼儿注射,导致部分学生出现发烧、咳嗽等症状,14人入院接受治疗。虽然专家说不能确定儿童发病与注射丙球有关系,但还是在当地引起了群众恐慌。日前,因篡改公文涉嫌诈骗的犯罪嫌疑人郭某等3人已被警方刑事拘留。 4月23日上午,本报记者在哈尔滨儿童医院看到了5位还在住院的儿童。康金井镇林家村妇女王敏向记者讲述了事情的经过:“4月8日,我接到孩子所在学校康金井镇二小幼儿园老师的通知,让交12元钱打‘非典’疫苗。第二天,家人领着孩子来到呼兰县第二人民医院(康金井镇),注射了丙球。回家后不久,孩子出现咳嗽症状,至11日开始发烧。同村共有8名孩子在二小幼儿园,有7个人注射了丙球,也都有不同程度的发烧、咳嗽、腹泻等症状,而另一个没有注射的孩子未出现这样的症状。” 呼兰县卫生局副局长高洪印和县防疫站环境室主任王志壮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介绍说,今年2月下旬,为了做好春季传染病预防工作,县防疫站给教育局发去一封《关于2003学校卫生工作中学生常见病的防治工作函》,建议在学校开展龋齿、沙眼、驱蛔防治首选肠虫清预防治疗,注射丙球、乙肝疫苗、甲肝疫苗、腮腺炎疫苗等7项工作,请教育局给予支持。教育局的主管领导在此件上批示:请各学校协助开展此项工作,第一、三两项全体学生参加,其余项目自愿。 当这个印有领导批示的文件发到康金井镇的各中小学及幼儿园时却变成了另外一个文本:“第一、三、四项全体同学参加”,“两”字被改成了“四”。而在第四项“丙球收费12元/支”后面,又被加上了“(非典型肺炎病毒)”字样。事后经调查核实,是呼兰县第二医院(设在康金井镇)负责防疫工作的郭某与另外两名村医将该函篡改复印后发给各学校和幼儿园,这样,康金井镇的丙球注射就被宣传成了“非典”疫苗。 据记者了解,郭某等人共为该镇1700多名学生、儿童注射了丙球,为了达到赚钱的目的,他们将原本每人一支的丙球分别给几人注射。 事情发生后,呼兰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一方面迅速组织人员、车辆将家长反映有症状的学生送到医院就诊,并预交了住院押金和检查费用。另一方面成立联合调查组对此事展开进一步调查,给学生注射的武汉生物制品研究所生产的丙球也被送到北京检验。犯罪嫌疑人郭某等3人已被警方刑事拘留
评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