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中国农资供销网
rss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资讯 -> 人物访谈
尚美功:爱洒农业献青春
时间:2009-10-29 09:33:43来源:[标签:出处]作者:马帅
  尚美功原是湖北保康县农业局干部,2001年,凭着对农村的深厚感情和多年从事农业工作的经验,她毅然放弃“铁饭碗”,走上了发展特色农业之路。8年来,她经历创业、失败、再创业、腾飞的发展之路,步入了持续发展的快车道。2007年8月,她组建湖北开放农业集团公司,注册资本5000万元,拥有固定资产8000万元,建有生态农业加工园区8万平方米,标准化农业加工厂房2.5万平方米,冷藏保鲜库4座,绿色食品供应基地4个5000余亩,获得绿色食品证书37个,注册“聚龙山”、“巧嘴”、“开放农业”商标3个。她先后荣获全国农村妇女“双学双比”活动女能手、省劳动模范、市十大女杰、市优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者、市十佳招商引资女能手、保康县十大女杰、十佳巾帼创业明星、民营经济风云人物等称号。担任省九届、十届政协委员、保康县政协常委、工商联副会长、樊城区人大代表等职务。

  创业之初:不畏失败找出路

  上世纪九十年代,尚美功还是保康县农业局的一名农业技术干部和两个二级单位的负责人,有着一份稳定的收入和一个美满幸福的家庭,因为长期从事农业工作,她在走乡串户中更直接的体会到农民缺乏实用技术和致富产业的苦恼,亲身感受到农民生活的艰辛,毕业于襄樊农校、掌握了先进农业技术的她觉得自己应该更多的为农业发展和农民致富做点什么,但一直没有合适的机会。2001年1月,在县农业局的全体干部会上,局领导动员干部职工走出机关创办产业基地,这一下尚美功坐不住了,她做通丈夫的工作,选择到偏远高寒的龙坪镇创办高山蔬菜示范基地,开创了县农业局干部离岗创业的先河,在局领导的担心、同事的不解和亲戚们的反对下,她走出了创业的第一步。

  创业之路是艰难的,没有钱和土地,她东凑西借了3000元钱,租了3台农用车,请了26个农民,背着柴米油盐、锅盆碗瓢、钉耙挖锄到海拔1700多米的横冲药材厂开荒种地。山上的条件十分恶劣和艰苦,没有房子,住岩洞;没有灶,用石头垒起锅;没有水,化雪积为水;没有电,点煤油灯;没有菜,上山采野菜。这支队伍中,她是唯一的女性,但她与民工一起,扬锹挥锄,风餐露宿,硬是在冰天雪地中开垦了78亩良田,在陡峭的悬崖上修通了1.5公里的公路,在丛林边盖起了5间民工住房,在新开垦的土地上播种了韩国白玉春萝卜。两个月后,丰收的季节到了,望着长势喜人的萝卜,她满怀喜悦等待着事先签订协议的老板来收购。可等了一个多月,仍不见来人,一打听,才知道因为上一年萝卜行情太好,致使萝卜种植面积迅速扩大,产品严重过剩,老板见无利可图,怕履行合同避而不见。眼看着78亩萝卜就要烂在地里,她心急如焚,情急之下,扛起一蛇皮袋萝卜,孤身一人到房县、襄樊、十堰等地寻找市场,费尽口舌在十堰找到一家愿意收购萝卜的客商,但好说歹说客商只出价一毛钱一斤,而萝卜的成本是一毛二分钱一斤,卖吧?亏本,不卖吧?烂在地里,亏的更多。无奈之下,她只有亏本甩卖,损失了3000多元,客商却拿着她的萝卜赚了一万多元。

  她感觉这样守摊卖货不行,必须自己去闯市场。于是,她雇了几台农用车,把萝卜拉到十堰、武汉、南昌等地去卖。在市场上,日晒雨淋,饿了吃快餐面,渴了喝自来水,困了钻到车身下面的地上躺一会儿,在污水横流、蚊虫叮咬的市场上,她度过了一个又一个不眠之夜,虽然萝卜销出去了,可当年算帐,还是亏损5万多元。

  在哪里失败了,就从哪里爬起来。在总结失败的教训后,她先后到山东、广州、上海、武汉等地考察市场,认识到发展产业必须掌握市场经济规律。对市场进行科学分析后,她决定扩大种植规模,主导品种仍然是韩国白玉春萝卜。2002年,她将种植规模扩大到200亩,不仅自己大量种,还带动周边农民种,当年萝卜一上市就供不应求,不仅把上一年的亏损补了回来,还实现利润3万元,至此,她掘到了创业以来的“第一桶金”。

  稳步发展:扩大基地办企业

  生长在高寒山区的纯天然、无公害蔬菜渐渐有了名气,尚美功的蔬菜远销武汉、九江、南昌等地,亩平纯收入达到800多元。“一亩园,十亩田”,种菜的低投入、高回报吸引了保康县龙坪镇、后坪镇农民纷纷加入种菜行列,到2003年,她的高山蔬菜基地达到1100多亩,带动周边群众发展蔬菜近万亩。基地建立起来了,她又开始筹划产品的加工、储藏、保鲜工作,决定建立一个产供销一体化的龙头公司。2004年3月,她投资450万元在保康县龙坪镇建立4座蔬菜冷藏保鲜库,并挂牌成立保康大山绿色产品有限责任公司,结束了保康蔬菜没有龙头企业、没有冷库的历史,改写了“百里不贩青”的古训。当年冷藏加工蔬菜4000多吨,产品畅销广州、厦门、上海、台湾等30多个大中城市,出口到韩国、日本等国家,带动了保康县龙坪镇、后坪镇2000多户农民发展高山蔬菜5万多亩,年增加收入2500多万元,带动当地运输、餐饮、旅店等第三产业增加收入200多万元。

  规模扩张:抢抓机遇展宏图

  随着市场需求的变化,高山蔬菜已不能满足市场和公司自身发展的需要,尚美功决定向平原拓展。2005年8月,她走出保康,在樊城区注册成立襄樊聚龙山蔬菜开发有限公司,在牛首镇熊营、大理营两个村承包1300多亩耕地,建起了绿色蔬菜示范基地,带动周边20多个村1.5万户农民发展蔬菜8万亩。为了打造绿色品牌,她注册了“聚龙山”商标,申报了20多个绿色食品标志,取得了蔬菜自营出口资格。2006年,产品畅销北京、广州、上海等50多个大中城市,出口到加拿大、俄罗斯等国家,公司被确立为襄樊市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

  为了做大做强农业企业,2007年8月,她带着自己创办的两个龙头公司与襄樊开放农业公司整合组建成湖北开放农业集团公司,集团公司任命她为执行总经理,主持公司全面工作。目前,开放农业集团公司注册资本5000万元,固定资产8000万元,下设宜城开放现代特色农业有限公司、崇阳开放农牧有限公司、保康大山绿色产品有限公司、襄樊聚龙山蔬菜开发有限公司等5家子公司,建有生态农业加工园区8万平方米,标准化农业加工厂房2.5万平方米,在保康县龙坪镇、樊城区牛首镇、崇阳县青山镇等地有冷藏保鲜库4座,绿色食品蔬菜供应基地4个5000余亩,获得绿色食品证书37个,注册“聚龙山”、“巧嘴”、“开放农业”等商标3个。

  回报社会:致富思源哺农民

  公司发展了,尚美功富裕了,但她时刻不忘自己是一个农家孩子,主动帮助贫困家庭解决实际困难,帮助贫困学生完成学业。公司安排的员工,下岗工人优先;聘用的农民工,贫困户优先。公司常年安排农民工200多人,提供劳务收入260多万元。聘用的农民工大部分是5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连六、七十岁的老奶奶在公司年收入都可以达到6000多元。公司女员工方光荣是宜城市原种场的下岗工人,女儿上高中,开销较大,生活困难,她多次捐款捐物给予帮助,并要求财务人员优先发放方光荣工资,借款不受限制。牛首镇熊营村72岁的妇女任正秀,两个儿子上大学,生活非常困难,她听说后安排公司基地负责人找到任正秀,让她到基地上班,年收入六、七千元,解决了她的实际困难。任正秀逢人便说,“是尚总让我的两个儿子读完了大学”。

关闭】【顶部
>>最新信息

评论

帐  号: 密码: (新用户注册)
表情:
内  容:

图片欣赏
精彩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