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米八几的大个子,黝黑的脸膛,洪亮的嗓门,浓浓的陕西话,若不是鼻梁上的那副眼镜,你很难把他与大学教授联系起来。
从一名果树专业的硕士研究生,到远近闻名的陕西省首席苹果专家,20多年来赵政阳走遍了该省的20多个苹果大县,把自己的青春融入了三秦大地的苹果事业。从一个普通的技术员,到西北农大的园艺学院副院长,赵政阳的职位升高了,心却与农民贴得更近。
10多年的技术推广经验告诉他,苹果种植周期长、涉及的专业多,而文化程度不高的农民又是“耳听为虚、眼见为实”,只有在苹果主产区建立一个固定的农技推广基地,才能为果农提供源源不断的技术服务。在西北农林大学的大力支持下,2005年3 月,国内第一个苹果专业试验站——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苹果试验站,在陕西省的苹果主产区白水县启动建设,赵政阳任首席专家。
试验站建在一片废弃的农场上,荒草遍布。“建站的时候条件非常差,没吃的没住的。”赵政阳回忆说,“我们租了3间瓦房,吃的是方便面,睡的是架子床。” 料峭春寒中,他和同事们平地、拉电、引水、砌围墙、修路、改土……为了心中的理想而默默奋斗。
转眼5年过去,曾经的荒草滩,变成了集科学研究、技术推广、农民培训和学生实习等四大功能于一体的苹果试验站:设备齐全的实验室,窗明几净的农民课堂,整齐划一的新技术、新品种示范区……来此考察、交流的国内外专家暗挑大指:这样的苹果站不仅是国内第一家,拿到国际上也不逊色!苹果试验站搭起了技术推广的大舞台,包括赵政阳在内的20多位相关学科的教授专家,以及他们的本科生、硕士生、博士生,轮流在这里做研究、搞推广、实习实践。
评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