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中国农资供销网
rss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资讯 -> 专题报道
金融服务支持村集体经济发展促进农民致富
时间:2009-10-30 09:06:47来源:[标签:出处]作者:马帅
5月的浙江渐渐地热起来,中午的阳光已经有些烤人了,杨冬娇穿着拖鞋穿过门前的小桥,走向自家鸡舍。杨冬娇家的鸡舍不是一般的农家鸡舍,而是成片的大瓦房,尽管鸡舍里白毛乌骨鸡的叫声此起彼伏,热闹得很,但一站在这些瓦房前面,还是觉得凉风微微,暑意顿消。

“再热些也不怕,”杨冬娇说,“房子盖得好,隔热保温,通风又好。而且每间鸡舍都装了空调,绝对不容易得病。这样的鸡舍成本是很高的,有农村合作银行给我们贷款,我们周转起来就轻松多了。”

杨冬娇是浙江温岭市坞根镇显屿头塘的村民,也是当地出名的养殖大户、“全国双学双比女能手”、温岭兴合禽业产销专业合作社的社长。“我能把养鸡场办成现在这样子,和信用社(现已改为温岭农村合作银行)给我资金上的帮助是分不开的!”杨冬娇说:“我最初是从50块钱借起的。”

杨冬娇告诉我们,她从上世纪80年代就开始做生意,先后和丈夫一起办过翻砂厂,养过猪,还养过三黄鸡,但是由于各种原因“都没有成气候”。1996年底,她向信用社借钱买了800羽白毛乌骨鸡种鸡,第二年赚了20多万元,走出了致富的第一步。2002年,杨冬娇成立温岭首个专业合作社———温岭市兴合禽业产销专业合作社,带领附近农民共同致富,入社社员从最初的32户发展到现在的115户。合作社先后投入资金600多万元,建成现代化种鸡舍9000多平方米,孵化室600多平方米,并配套先进的全自动孵化器,全年能孵化鸡苗600万羽。“这么大的投资,如果不是农村合作银行借钱给我们周转,我们什么时候能办成?”杨冬娇说。特别是在养鸡事业面临困境时,是合作银行资金的支持,让杨冬娇挺了过去,因此,她对合作银行有非常深的感情。

资金支持不仅帮助农民致富,在村集体经济的发展中也扮演了重要角色。

“利用好贷款能实现村集体经济的跨越发展,现在觉得没有欠债就轻松的观念已经落后了,借来钱才能发展得更快,村集体经济发展了,才更有力量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温岭市大溪镇念母洋村村党支部书记赵友妙说。

坐在念母洋村村委会大楼二楼的会议室里向窗外看,外面是一大块已经平整好的土地,稍远处是接连不断的几座厂房。“出租厂房是村集体收入的很大一块。”赵友妙说。

甬台温高速公路是连接浙江省经济最发达的三个城市杭州、宁波、温州的交通大动脉,念母洋村所在的大溪镇就在甬台温高速公路的出口处,而念母洋村则位于连接温岭市和甬台温高速的一级公路路边,交通位置十分重要。最近几年,由于城市建设和主干道路建设征地,念母洋村集体土地已经所剩无几。

“征地的钱如果全分了,有的村民可能很快就花完了,地又几乎没有了,以后生活就比较困难。所以我们村集体决定拿出一部分来做启动资金,再向温岭农村合作银行贷来一些,第一栋厂房就盖起来了。”赵友妙说,“念母洋村交通位置好,盖好厂房可以租给别人办厂。然后我们用盖好的厂房做抵押,再担保一部分,从农村合作银行里借出钱来盖新的厂房出租,这样慢慢村集体经济就壮大起来了。别看我们村委会大楼很大,其实村委会和支部只用了很少几间,大部分租给别人办厂。”

建起来的厂房不仅增加了村集体收入,引入的企业还解决了当地一部分就业问题,同时有很多外地来的农民工在这些企业里工作。“他们的吃穿住用总要在这里解决吧,这又是一笔收入呢。”赵友妙说。现在,念母洋村已经是“浙江省全面小康示范村”了。

图为杨冬娇(左一)与合作银行的员工在交谈

关闭】【顶部
>>最新信息

评论

帐  号: 密码: (新用户注册)
表情:
内  容:

图片欣赏
精彩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