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农村银行市场可能是个金矿。
指望在中国辽阔的农村地区做生意的银行界人士发现,他们可能必须考虑把拖拉机和奶牛当做贷款抵押品,而不是房子和汽车。穿行在田间地头会见农村客户,穿耐磨的靴子更合适,而不是像在城市里为了吸引珠光宝气的阔太太们而穿西装打领带。
世界顶尖银行正迅速挺进像内蒙古这样的地方,因为它们充分意识到一个拥有数不清财富的未开发市场正虚位以待。尽管这些地区的农民可能对花旗、汇丰和渣打等名号不熟悉,但这些银行醒目的招牌正迅速把它们的村镇银行变成当地的地标。例如,游人想去内蒙古和林格尔县城关镇中心地区,只需问刚刚开业4个月的渣打村镇银行怎么走就行了。
渣打银行(中国)有限公司村镇银行业务总裁钱晓冬说:“我们惊讶地发现,实际上小镇的每个人都可以向我们指出银行的位置。在分行旁边开家小店的邻居对我们说:‘这是我们第一次看到一家银行这样设计!’”
对任何想向中国9亿农村居民提供服务的国际银行来说,中国的农村银行市场都可能是个金矿。
去年,中国政府放宽了农村地区银行金融机构准入政策,允许外国银行和个人借款业务在农村地区营业。这个国家的目标是把农村银行的数量增加到2000家,而目前只有大约100家。
在经济危机时期,北京正增加向农民放贷,以推动在农村地区实施进一步改革。中国外汇管理局官员2月表示,随着农民工由于经济放缓而返回家乡,农村地区更加需要好的银行产品和服务。
这一切都为全球银行巨头提供了机遇。过去两年里,花旗、汇丰和渣打各自在中国开了几家村镇银行。
实际上,许多村民都面临着像在北京密云一家农场工作的张金玲(音)女士遇到的那种困境。张女士在人满为患的中国工商银行(601398,股吧)分行营业厅取钱时说:“很长时间我都在申请贷款,用于做生意和家庭需求。但贷款很难得到批准,因为我没有土地作为抵押。”
当被问及为什么不到街对面一个月前刚刚开业的汇丰银行试试时,她看上去很诧异。“那家外国大银行?”她问道,“它为像我们这样较穷的人服务吗?”
中国农村地区缺少商业保险,使得奶牛等家畜或者庄稼难以成为贷款抵押品,因为疾病或者恶劣天气可能使它们在瞬间化为乌有。但一位银行界人士说:“有时候,我们的确会到客户家里检查家畜数量和健康状况,以评估其贷款信用度。”
与此同时,像花旗这样率先在中国农村成立微型金融公司的国际银行,正把更多的精力转移到农村客户身上。实际上,过去习惯于向非正式贷款机构借贷的农村客户,对花旗银行的热情态度也感到吃惊。
(新加坡《海峡时报》)
评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