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通通
近日,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财政部、国家粮食局、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发布了《关于做好2009年东北地区秋粮收购工作的通知》。通知称,今年将继续在东北地区实行玉米、大豆临时收储政策。今年玉米(国标三等)临时收储价格:内蒙古自治区和辽宁省为0.76元/斤,吉林省为0.75元/斤,黑龙江省为0.74元/斤。大豆(国标三等)临时收储价格为1.87元/斤。收储期限为2009年12月1日至2010年4月30日。
这次政策中的亮点有二。第一个亮点是鼓励南方地方储备粮公司和饲料加工企业到东北参与玉米收储。政策规定“鼓励南方饲料消费大省积极到东北产区采购玉米。上海、江苏、广东、福建等16省(区、市)的地方储备粮公司和饲料加工企业在2009年12月1日至2010年4月30日按不低于临时收储价格收购,并于2010年6月30日前运到本省的玉米,中央财政将根据实际到货数量(折合标准水分)给予0.035元/斤的一次性费用补贴,中央直属粮食企业享受同等补贴政策。”在收储主体和补贴力度上,国家此次规定超出我们预期,反映了国家增大此次收储主体的重视和支持。
第二个亮点是鼓励大豆加工企业参与大豆的收储,并给予适当补贴。政策规定:“东北当地政府要选择当地部分规模较大、信誉较好、统计规范的大豆压榨企业,按照国家规定的临时收储价格积极入市,挂牌收购农民交售的2009年新产大豆,自行组织加工和销售,自负盈亏。而中央财政将给予指定大豆压榨企业和中储粮总公司一次性费用补贴0.08元/斤。当市场价格高于国家规定的临时收储价格一定幅度后,中央财政适时停止补贴。”此番调整,有利于激发大豆加工企业的收购积极性,降低对国际进口大豆的依赖性,形成更加合理的大豆交易价格。事实上,我们在上周的农产品[12.44 5.87%]周报《收储政策渐行渐近,玉米价格重拾升势》中对国家可能出台的东北地区玉米收储政策进行了前瞻分析。此次公布的收储政策与我们分析基本一致,尤其是收储价格、收购主体多元化等的判断上保持了一致。
收储政策的公布短期对粮价没有太大影响,长期对粮价形成支撑。目前国内玉米的国内现货价格大概在1745元/吨左右(即0.87元/斤),大豆均价3850元/吨(即1.93元/斤),都高于国家公布的最低收储价。因此国家现在公布的收储价格不会在短期对两类品种的市场价格造成影响,但国家公布的收储价格是从长期上保证了今年玉米价格整体不会低于去年,也是对农民种植玉米吃的定心丸。同时收购主体的多元化,外省市收购补贴的较大力度,有利于增加市场需求的主体,增加市场需求,也有利于保持对玉米价格形成支撑。我国的粮价走势主要受到国家政策调控的影响,从此的收储政策,前期颁布的小麦最低收购价的提价政策、以及未来将要颁布的水稻最低收购价政策,将对明年的粮价形成较大利好。我们判断明年的粮价整体涨幅在5%-10%之间,尤其看好玉米、大豆等品种的价格表现。
基于我们对明年粮价涨势的判断,我们仍然看好农业板块中与粮价变动较为密切的上市公司,如北大荒[14.62 6.02%]、登海种业[31.63 5.43%]、敦煌种业[18.30 7.65%]、万向德农[12.20 5.81%]等,给予以上公司“推荐”评级。我们建议投资者在未来几个月内,仍关注国家相关惠农政策推出所带来的农业股交易性机会。
评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