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主要天气过程及基本气象要素
1、主要天气过程:旬前期(1~4日)受高空低槽和地面冷空气影响,我省大部地区出现持续低温阴雨天气,部分地区出现雷暴等对流性天气;中后期(5~8日)受高空低槽、中低层切变和地面强冷空气共同影响,我省发生两次中等强度的雨雪天气过程;旬末(9~10日)受高空偏北气流控制,全省天气转好,气温回升,但昼夜温差较大。
2、旬平均气温:旬气温大致呈南高北低分布。鄂西北大部、鄂东北大部在4.0℃以下,其中鄂东北西北部、神农架林区1.6(神农架)~3.5℃;鄂西南中北部到三峡河谷一带最高,为6.5~8.0℃(兴山);其他地区4.0~6.5℃。与历史同期相比,本旬气温明显偏低,鄂东大部偏低4.0℃以上,其中鄂东北局部、江汉平原西北部、东南部到鄂东南西北部偏低4.5℃~5.3℃(荆门);鄂西南大部、鄂西北西部偏低较少,为0.8(利川)~3.0℃;其他地区偏低3.0~4.0℃。
3、旬极端最低气温:旬极端低温大部出现在3月10日,部分出现在7日或8日。鄂西北中西部、鄂东北北部旬极端最低气温-6.1(神农架)~-3.0℃;鄂西南中部到三峡河谷、江汉平原南部极端低温0.0~1.9℃(宣恩);其他地区-3.0~0.0℃。
4、旬降水量:本旬全省以阴雨天气为主,旬雨量呈东南多西北少分布。鄂西北大部、鄂西南北部在6(兴山)~20mm;鄂东南大部、江汉平原南部75~147mm(阳新);其他地区20~70mm。与历史同期相比,除鄂西北局部略偏少外,全省大部降水偏多,鄂西北大部、鄂东北西部、鄂西南局部偏多5成以内;鄂东南、江汉平原南部偏多1.5~3.5倍(阳新);其他地区偏多5成~1.5倍。
5、旬日照时数:鄂北大部、江汉平原大部旬日照时数20~31小时(随州、京山);鄂西南大部5(来凤)~15小时;其他地区15~20小时(图6)。与历史同期相比,全省日照偏少,鄂西北大部、鄂西南东部、鄂东中部偏少15~26小时(红安),其中郧县、十堰、神农架、秭归、红安、黄陂、新洲、黄冈、汉口、蔡甸、大冶、阳新等站偏少20小时以上;鄂西南西部、江汉平原北部局部偏少5(利川)~10小时;其他地区偏少10~15小时。
6、土壤墒情:据湖北省3月8日土壤墒情监测,全省10~20厘米土壤相对湿度仅鄂西南局部70~80%,其它地区均在80%以上,其中鄂东大部、鄂西南西部、鄂西北局部地区超过90%,土壤偏湿;其他地区80%~90%之间,较为适宜。与3月3日相比,10~20厘米土壤相对湿度鄂东北局部明显降低,鄂西北西部、江汉平原局部增加明显,其它地方变化不大。
二、农作物生长发育状况及气象条件影响评述
3月上旬湖北省小麦为拔节期,油菜为抽薹~开花期,茶叶、柑桔为发芽期。本旬雨日较多、气温偏低,甚至出现中等强度的雨雪天气,造成较为严重的低温雨雪冻害;旬末虽天气转好,但日最低温度很低,10日极端最低气温达-6.1℃,对农作物造成一定不利影响。据农业厅灾情调查,全省农作物受灾260.3万亩,其中以蔬菜、油菜、茶叶受灾最为严重:大田蔬菜、蔬菜幼苗受冻;大棚蔬菜因低温雨雪和光照不足而停止生长;早播小麦冻渍害叠加,长势减缓、生育期推迟4~5天,小麦基本苗比去年同期减少0.48万左右;油菜叶片数比去年同期减少0.34片以上;柑桔等果树秋梢、嫩枝冻伤,影响柑桔春季生产。
三、3月中旬天气趋势及农事建议
预计3月中旬中期受高空低槽东移影响,该省大部地区有一次降水过程发生,旬雨量大部地区接近常年同期,约20~40mm;旬平均气温大部接近常年同期略偏高,北部9~11℃,南部10~12℃;旬极端最低气温北部-2~0℃,南部0~2℃。根据后期天气趋势及农作物生长状况,建议如下:
1、加强小麦拔节期和油菜开花期田间管理,清沟排渍,抓住晴好天气进行药物防治小麦条锈病、油菜菌核病。
2、做好春播春耕准备,避开中期降雨天气,抓住气温回暖有利时机及时开展春玉米、早春烟播种工作。
评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