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的一次五莲县农村养老状况调研显示,全县51万人口中,60岁以上人口已达95880人,占人口总数的18.8%。这个数字,让五莲县民政局党组书记、局长韩宝军意识到:“五莲,已经提前进入老龄化阶段了。”
老人增多,随之而来的是养老压力的增加。以五保老人为例,五莲县12处乡镇敬老院集中供养1265人,仍有515名老人分散在各村。其余更多的老人集中在了农村。尤其不能忽视的是,在全县9120名贫困老人中,留在农村的就达8835人。
贫困老人生活的困苦,堪称当前养老问题的集中呈现。
80岁老人仍要土里刨食
80岁的邸见厢老人至今仍种着3亩地。在五莲县石场乡下万家沟村,上年纪的人照常劳动的不少,但像他这样还充当整劳力的不多。
7月份的农活不忙,地里的玉米已经长高了。但邸见厢还是常往地里跑,看看有虫子没有。有的话就需要打药。对年轻力壮的人来说,背一晌药桶不算啥,对他来说很难。“别人背一桶水,我只能背半桶。”邸见厢说。因为多年的腰疼病,邸见厢总是先把半桶药水搬到高处,自己再半蹲着往背上挪。
说起来,邸见厢家已是四世同堂。他有四个儿子一个闺女,下面孙子辈的人也有做了父亲的。但邸见厢还没有儿孙绕膝、安养晚年。“大儿子56岁,身体不好,干不了活;二儿和三儿都出去打工;闺女嫁到莒县;都没在身边。”邸见厢说。让他揪心的是患有精神疾病的四儿子。四儿子一犯病就打人,已经住进县里的医院。四五年间,光医药费就花了四五万元。“今年刚交了4200元,钱大都是闺女给的,”邸见厢说,“我种地的钱,去年一年才挣2900元,根本负担不起。”
在五莲县,晚年仍受子女拖累的老人不少。汪湖镇大韩庄村胡云浦一家,老两口都是久病缠身。让这个家雪上加霜的是,胡云浦的儿子也是神经不正常。如此困境,让老人不但不能颐养天年,反要常年拖着病身照顾儿子。
儿女打工,老人独守空巢
农村老人养老难,有不少家庭是因为子女过得也不宽裕。当供养下一代与赡养上一代发生矛盾时,牺牲的往往是老人。
汪湖镇河西村老人毛洪成就是一例。毛洪成的二儿子家仅能温饱,三儿子供着两个大学生,都负担不轻,谁也顾不上老人。于是86岁的毛洪成只能与先天瘫痪的大儿子相依为命。
看着种地效益不行,越来越多的青壮劳力迫于生计,外出打工。老人留在村里,自己无人照料不说,大多还要承担家务与农活,甚至要照看孙子孙女。老来无靠,苦守穷家,劳碌不止,艰难自养,给老人带来的不仅是经济生活压力,更是精神上的无尽空虚。有的独守空巢的老人因此走上绝路。
病床前,缺少儿女照料
今年4月份,五莲县民政局局长韩宝军在大下访活动中,看望农村低保老人,老人生活困苦的程度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调查认为,农村老人多病,除了与年久积劳成疾、身体状况不好有关外,与老人的居住条件太差也分不开。调查称,农村老人住偏房、配房、简易房的现象相当普遍。这些老房子大多破旧矮小、阴暗潮湿。如此恶劣的居住环境,更是让老人弱体难支。
另外,受传统观念的影响,有的老人宁愿死熬硬扛不愿拖累子女,小病忍,大病挨,直到病危才往医院抬。农村老人看病的压力有多大?老人一旦多病会给家庭带来多大的负担?或许会因各自家庭状况不同而不同,但对众多普通农户来说,虽然新农合报销比例不断提高,但老人看病经济负担仍不轻省。
老龄化严重与农村老人生活困苦的现状,呈现出的是当前养老的普遍困境:家庭养老功能弱化、社区养老机制滞后、社会福利政府救助投入不够等。五莲县农村养老现状调查报告认为,高龄、空巢、失能老人养老是农村养老躲不开的难点与重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