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语云:“食者生民之源,天下治乱,国家废兴存亡之本也。”米食文化扎根于农业存在华夏已逾千年之久。然而,若是农业失去其倚仗的土壤,又谈何生民之原国家之本呢?
为此,来自上海大学的数名学生展开立项调查,项目名称“深山古法种不出有机米?
——基于浙江金华西部地区土地污染的个案研究”。
关于选地金华,则是因为在金华西部的一个较为偏僻的山村,一家名叫天下正方的农业公司投资 300 多万元,打算用刀耕火种的土方法,不用农药和化肥,种出金华最好的大米。之所以选山区,就是看中这里“无污染”。可两年过后,用土法种出来的稻谷仍有农药残留,无法通过农业部门有机食品检测标准检测,甚至还误上了金华农产品质量抽检“黑榜”。这一地区的土地污染具有一定共性,对其调查分析研究具有推广的意义。
在经过一系列的前期准备,多次实地考察和样本分析之后,小组选取了金华西部偏僻山区的一整个区域的水田进行了取样检测,使用 HM-TYB 升级型检测了土壤养分,其中包括速效磷、速效钾、水分、酸碱度等项。结合国家公布的土壤资料与相关文献,在征询土壤方面的专家后,该组同学对于实践地的水田数据进行了归类与处理,使用 1—9 标度法确定功能评价系数进行分别标注, 层次分析法对于该地土壤污染的成因进行归责分析,数据由德尔菲专家调查法进行背对背数据采集,最后汇总用于建模。此处构建层次结构模型的宗旨是分析土地污染成因并归责,根据对土壤污染的了解与专家指导,可以构建出层次结构如下图:
评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