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中国农资供销网
rss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行业报告 -> 农药
农药行业发展过程中的三次重大变革
时间:2017-09-21 00:57:38来源:中国农药网作者:

  第一次:1995年开始的农药制剂产品小包装变革,那是一次高效低毒农药产品进入市场的试探,由瑞德丰等南方企业引领把原来又丑又臭的玻璃瓶农药包装,升级成了塑料瓶(聚酯瓶、氟化瓶、阻隔瓶)或者铝箔袋,变得干净、美观。对农药产品运输便捷、使用安全,做出了巨大贡献影响至今。

  第二次:2007年高毒农药禁用,以及农药电子标签、产品标签标注内容、产品商标标准化,化合物名称标准化等内容的变化直接导致了农药行业由品类发展阶段转向品牌发展阶段,再此之前农药产品品牌主要是外企的??大生、乐思本、锐劲特、功夫、来福灵等等,国内产品说起来都是通用名(除了杀螨利果和克蛾宝)??代森锰锌、多菌灵、百菌清、毒死蜱、辛硫磷等等。

  那个时候做为产品经理的我(也包括的当时的很多人吧)为了不让通用名称出现在标签上也是想尽了办法??放在标签最不起眼的边边角角上、把通用名字体变小、使用该化合物的别名(如高效氯氟氰菊酯一般都标注三氟氯氰菊酯)或者干脆标上英文名称而不标中文的,等等。这样做的目的只有一个,就是让购买者觉得他买的是与其他产品不一样的,当时注册商标的概念还不是很清晰(一起经历过2000-2007年农药产品策划的产品经理们对于上面的工作是不是很有感触,那时候写出一个好的标签文案是会受到同行关注和羡慕的)。

  直到2007年《农药管理条例》修改之后,对化合物通用名称做了规范??字号、标注位置都有明确而严格的规定,而且对产品商标也做了要求。也正是在从那时起,国内农药企业重视产品商标,并开始培育产品品牌,从而涌现了一大批行业品牌产品,如威远蓝锐、诺普信锐宁、燕化扫飞等等。

  产品经理们在做2018年产品规划时迎来了第三次,也是冲击最大的一次改革,2017年新的《农药管理条例》实施:产品标签规范更加严格,商标必须是已经注册的;代理产品有了新规定;限制使用产品必须在标签上标注,并在使用技术项写明禁止使用的作物;产品登记证号的位置,产品二维码的尺寸和位置等等都做了明确要求。这些都是产品经理在做产品策划时需要用营销智慧和正确的产品思维去解决的。

  三次冲击带动了农药市场变化

  1、精美包装,伴随着供求关系变化,有卖方市场进入买方市场。

  2、2007年的条例修改,使农药产品由品类发展阶段上升到品牌培育阶段。

  3、那么今年的变化会在哪些方面产生影响呢?是产品品牌?作物登记?还是销售渠道?是会引导市场进入企业集中和兼并重组阶段?还是让市场进入原药优势阶段?目前还不明朗,期待着大家用自己的智慧进行分析。

关闭】【顶部
>>最新信息

评论

帐  号: 密码: (新用户注册)
表情:
内  容:

图片欣赏
精彩资讯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