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中国农资供销网
rss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政策法规 -> 惠农工程
投入少产出多,免耕技术真不错
时间:2013-11-25 00:56:29来源:作者:山人

“与其他传统耕作田相比亩产多收了40斤,小麦、玉米管理起来,省时省力投入少,而且抗倒伏、养地力、污染少,看来免耕播种技术确实不错。”近日,山东省临清市5000亩保护耕作实验园区,麦田一眼望不到边,农民孙书新正在田地里转悠,软软的泥土中夹杂着粉碎的玉米秸秆,在阳光的照射下,泛着金黄,嫩绿的小麦刚破土而出。

临清市大辛庄村孙书新,种粮10年,家中农田8亩,以往全家老少好几口打理。2012年,临清设立了现代农业机械化示范园区,园区内实行统一的耕作模式,开展玉米联合收获——机械粉碎秸秆覆盖还田——农机深松(2~3年一次)——小麦免耕施肥播种——小麦联合收获(秸秆覆盖)——玉米免耕精量播种——灌溉、病虫草害防治——玉米联合收获“一条龙”保护性耕作“懒汉”技术作业。相信科技兴农的孙书新,去年成了保护耕作示范园区的成员。“现在8亩地,我媳妇一个人就忙过来了,其他人在外干活可省心了。”说起保护性耕作的事,孙书新有说不完的话。

孙书新说,玉米秸秆还田、小麦免耕播种,这项保护性耕作技术好,他已用了两年,既经济又环保。他有本账,由于保护性耕作较传统作业减少了旋耕作业环节,每亩节省机械作业费用60元以上;玉米秸秆覆盖地表,涵养了水分,地块耐旱,较传统种植方式每季少浇一遍水,每亩地节约灌溉费用35元;小麦播种时同时施肥,提高了化肥的利用率,每亩可节省化肥30%左右,节省费用40元左右。这样算起来,一亩地化肥、油钱、农机作业费至少节省130元钱。同时,秸秆不再一烧了之,避免人为大气污染。秸秆还田后,直接用免耕播种机播小麦,不用再犁地、耙地,蚯蚓也多了。保护性耕作秸秆还田,不仅增加了土壤中有机质含量,改善了土壤结构,而且还增强了土壤的蓄水、保墒、保肥能力,从而使土壤肥力逐年提高。

为推广应用免耕播种技术,近年来临清以点带面搞好农机与农艺的结合,改变传统种植模式,16个乡镇办事处建立了16个保护性耕作技术示范基地。同时,该市充分发挥农机大户、农机专业合作组织、种粮大户的带头作用,抽调30余名农机专业技术人员进村入户指导培训。临清大辛庄办事处福来农机专业外合作社,入社农机20台,有8台小麦免耕播种机。仅在半个月的小麦播种期,今年该社在附近十几个村播种3500多亩,作业收入16万多元。

为加快保护性耕作推广进程,临清市加大落实农机补贴力度。据统计,两年来该市新增玉米收获机568台,小麦免耕播种机153台,28万亩地实行保护性耕作,实现增产300万公斤。


关闭】【顶部
>>最新信息

评论

帐  号: 密码: (新用户注册)
表情:
内  容:

图片欣赏
精彩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