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中国农资供销网
rss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政策法规 -> 惠农工程
秸秆还田的收割机生意都火
时间:2013-11-25 01:02:08来源:作者:山人

今年秋收时,河南省方城县券桥乡马岗村农机手姚德相的手机成了“热线”,一直响个不停:“都是乡亲们预约收割玉米的,因为我的机器有秸秆还田功能。”

“不单是他忙,凡是有秸秆还田功能的玉米收割机生意都很红火。”方城县农机局局长魏强远说,“通过近几年的示范推广,包含秸秆还田等技术环节在内的保护性耕作技术越来越得到农民朋友的认可。今年秋收麦播季,全县保护性耕作面积将达到20万亩。”

据方城县农机推广站技术人员介绍,保护性耕作是一种新型耕作技术,它的要点是对农田实行免耕、少耕,并采取作物秸秆、残茬覆盖地表、适时深松和喷药等措施,以减少土壤风蚀、水蚀,提高土壤肥力和蓄水保墒能力,达到保水、保土、保肥、保护生态环境,降低生产成本,增加作物产量,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农机化技术措施,社会、生态、经济综合效益都很好。

保护性耕作的优势在赵河镇席庄村农民刘本庆那里得到了验证。他种植小麦23亩,今年收获小麦1.27万公斤,与对比田相比,平均亩增产28公斤,亩增收61.6元。由于保护性耕作只有玉米联合收获和小麦免耕播种两个作业环节,较传统作业减少了3~4个作业环节,每亩节省机械作业费用60元以上。保护性耕作地块耐旱,较传统种植方式每季少浇1遍水,每亩地节约灌溉费用30元。再加上小麦播种时的集中施肥,提高了化肥的利用率,采用保护性耕作技术的小麦每亩可节省化肥30%左右,节省费用37.5元。统算下来,通过保护性耕作,他每亩地增收节支了189.1元。

从2007年开始,方城县综合农机、农技部门的技术骨干,成立了培训、机械、农艺、信息、后勤5个实施小组,有计划,有组织地推广保护性耕作技术。在推广过程中,方城县始终坚持农机与农艺相结合、试验示范与辐射推广相结合,以技术创新和机制创新为动力,以建立示范区、示范带动为工作主线,按照由点到线、由线到面的工作原则,严格按照“试验—示范—推广”的步骤,循序渐进进行示范和推广,不断完善保护性耕作技术体系,形成了一套系统、科学的管理办法和制度,从而实现了保护性耕作的综合效益稳步提高,农民群众自觉接受,推广面积逐步扩大。

方城县还充分利用国家购置补贴政策,重点对保护性耕作机械实行优先补贴,引导农民群众购买玉米联合收获机械、大型免耕施肥播种机、秸秆还田机等,并为购机农民送上购机—培训—现场指导一条龙免费服务“套餐”,调动了农民购机的积极性,带动了保护性耕作机械的推广,农业机械化、农业现代化水平实现了跨越式提升。

魏强远告诉记者,从2012年开始,方城县已把保护性耕作技术作为建设现代农业的重要措施列入全县农机技术推广重点工作,制定了《关于在全县开展保护性耕作技术示范推广工作的意见》,把保护性耕作任务逐级分解到全县17个乡镇办,列为考核乡镇办农机化工作的重要指标。从今年开始,保护性耕作的面积将以每年10万亩的速度递增。



关闭】【顶部
>>最新信息

评论

帐  号: 密码: (新用户注册)
表情:
内  容:

图片欣赏
精彩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