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中国农资供销网
rss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政策法规 -> 行业标准
粮食新标准——饲料用玉米
时间:2009-11-20 11:58:18来源:作者:游侠
饲料用玉米是饲料工业的主要原料,约占全国玉米总产量的70%左右。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飞速发展,饲料行业开始重视对玉米质量的要求。近年来,有些玉米,特别是东北产区的玉米由于种植时间晚,到霜冻降临时还不成熟,仓促收获,水分过高,不便保管,只好进行人工烘干。通过烘干的玉米不仅适口性差,也损伤了籽粒,降低了营养。而原《饲料用玉米》标准采用的粗蛋白、粗灰分、粗纤维含量指标,不能科学地给饲料玉米定等,保护了落后,不利于指导种植结构调整。因此,国家对《饲料用玉米》标准进行了新的修订,采用容重、粗蛋白质、不完善粒作为定等指标,能比较合理、科学地反映饲料用玉米的内在品质。
修订的主要内容
  1.取消了粗灰分、粗纤维含量指标。粗纤维、灰分指标对判断饲料用玉米品质不够敏感。中国农科院畜牧研究所长期研究表明,原标准的粗纤维订的偏严,而粗灰分的指标订的偏松,且相关性不强,不能有效控制玉米的质量,所以新标准取消了这两项指标。
  2.降低了水分指标。由于原标准中对特殊地区水分指标规定为18%,其他地区定为14%,差异较大,不利于市场流通。高水分玉米对饲料的质量也有较大影响。新标准将水分指标统一定为14%,更利于全国大市场的形成。
  3.增加了容重指标。玉米容重与营养成分,尤其是蛋白质含量成正比,是最能反映玉米内在品质,体现玉米成熟的指标。国际上通用以容重定等,辅以其他指标,对玉米的品质进行综合评价。新标准采用了国际上通用做法,将容重定为主要的定等指标。
  4.适当放宽了不完善粒指标。考虑到饲料玉米的实际情况,不完善粒中的大部分仍可饲用,与《玉米》指标相比,新标准对二、三级玉米的不完善率指标作了适当放宽,即《玉米》为≤5.0%,《饲料玉米》二级为≤6.5%,三级为≤8.0%。
  标准性质
  新的《饲料用玉米》为国家推荐标准。


关闭】【顶部
>>最新信息

评论

帐  号: 密码: (新用户注册)
表情:
内  容:

图片欣赏
精彩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