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中国农资供销网
rss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家服务 -> 技术攻关
小麦叶锈病防治方法分享
时间:2017-12-05 00:49:35来源:中国农资网作者:

小麦叶锈病为害特点

一是条锈病是随风传播的流行性病害,可以远距离高空随气流传播,吹到几百至上千米以外的地方而不失活性进行再侵染。二是传播速度快,危害损失大。小麦条锈病的孢子堆可持续产孢8-10天,每个孢子堆每天可产孢1800个,世代重叠,相互交叉流行,中后期田间气温升高,世代加快,在风的作用下形成孢子流,易爆发成灾,防不胜防。

小麦感染条锈病后,影响其发育和灌浆,因而使麦粒秕廋,影响产量和品质。小麦条锈病一旦发生危害,轻者减产10-30%,重者减产50%以上,甚至绝收。

小麦叶锈病症状识别

三种锈病的主要症状可概括为“条锈成行,叶锈乱,秆锈是个大红斑”。条锈病主要发生在叶片上,其次是叶鞘和茎秆及穗部。苗期染病,叶片上产生多层轮状排列的鲜黄色夏孢子堆。成株叶片初发病时夏孢子堆为小长条状,鲜黄色,椭圆形,与叶脉平行,且排列成行,像缝纫机轧过的针脚一样,呈虚线状,后期表皮破裂,出现锈被色粉状物,用手触摸病斑,就在手上留下锈粉。小麦近成熟时,叶鞘上出现圆形至卵圆形黑褐色夏孢子堆,散出鲜黄色粉末,即夏孢子。后期病部产生黑色冬孢子堆。冬孢子堆短线状,扁平,常数个融合,埋伏在表皮内,成熟时不开裂。田间苗期发病严重的条锈病与叶锈病症状易混淆,不好鉴别。小麦叶锈夏孢子堆近圆形,较大,不规则散生,主要发生在叶面,成熟时表皮开裂一圈,有别于条锈病。必要时可把条锈菌和叶锈菌的夏孢子分别放在两个载玻片上,往孢子上滴一滴浓盐酸后镜检,条锈菌原生质收缩成数个小团,而叶锈菌原生质在孢子中央收缩成一个大团。

小麦叶锈病防治方法

(1)药剂拌种。小麦播前选用种子量0.2%的3%苯醚甲环唑悬浮种衣剂,或种子量0.06%的6%戊唑醇悬浮种衣剂拌种包衣,兼治小麦腥黑穗病白粉病锈病等病害。

(2)喷药防治。病叶率达10%以上时,喷施20%三唑酮乳油1000倍液,或12.5%烯唑醇可湿性粉剂2000倍液,重病田块间隔10-15天连防两次。喷药时加入“天达2116”粮食专用型1000倍液可显著提高防病抗逆效果。

(3)重视栽培防病措施的应用。选用抗病丰产良种;适期晚播,减少秋苗发病程度,降低病菌越冬基数;小麦收获后及时翻耕灭茬,清除自生麦苗,消灭当地越夏菌源;善管肥水,提高根系活力,增强植株抗耐病力。

关闭】【顶部
>>最新信息

评论

帐  号: 密码: (新用户注册)
表情:
内  容:

图片欣赏
精彩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