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中国农资供销网
rss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家服务 -> 专家言论
受灾农田要抓紧清沟排水 及早追肥 移苗补种
时间:2009-12-29 12:34:24来源:中国三农资讯网作者:李玉
    截止到7月9日,全省已有43个县(区)发生了洪涝灾害,农作物受灾面积1381万亩,受涝面积1832.2万亩,绝收面积329.4万亩。省农技推广总站副站长邢君7月11日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受灾地区的农户要尽快做好清沟排水、及早追肥、移苗补种和中耕培土的工作。     清沟排水 受水作物要及时开好田头沟、围沟和腰沟,排除田间积水,促进苗情转化,做到雨停田干。由于田间积水,农作物的叶片沾染大量的泥土,在排水的同时要冲掉叶片上的泥土,也可以用机动喷雾器大水量喷淋叶片,使叶片可以进行正常的呼吸和光合作用。     移苗补种 对受水不均匀、造成部分缺苗断垄的夏玉米、大豆等作物,可以采取带土移苗的办法,移稠补稀进行补种。     针对淹水时间过长,造成绝收的地块,邢君副站长推荐了以下补改种方法:淮北地区7月15日之前,在水下去的地方可以补种一些生育期在90天左右的早熟夏玉米,如掖单4号、掖单22号、郑单958、登海1号等。对8月上旬前(淮北地区在7月底前)退水的地块都可以补种夏山芋,品种有徐薯18号、苏薯8号、皖薯3号、北京553等。夏大豆可以补种小白花、7月炸等生育期较短的农家品种。     从现在开始到7月底之前,全省均可播种菜用大豆。在播种期上,淮北地区在7月20日之前,淮河以南地区可以延迟到7月底。产量因品种不同有一定差异,如省农科院选育的“新六青”菜用大豆品种,其播期弹性大,合肥地区7月底以前都能种植,可以分阶段采收上市。另外,特旱1号、合丰25等也可种植。     农户也可以选用生育期短、早熟的鲜食专用型玉米品种。如皖玉13号、中糯2号、苏玉糯1号、苏玉糯2号、沪玉糯1号、皖玉14号等,它们的生育期均在70—80天之间。淮北地区播种可延续到7月上中旬,江淮地区播种可延续到7月下旬,秋播最迟可到8月初。     及早追肥 由于雨水大,土壤遭冲刷,养分严重流失,造成作物缺肥;同时大豆、玉米等作物一般采取板茬播种,苗肥不足。所以,有条件的地方,对在地作物都要结合中耕,及早追肥,补充损失的养分,促进苗情尽快转化。其中,大豆要及早追施花粒肥、玉米要早追施攻穗肥、花生要追施花荚肥。     追肥量一般每亩尿素5-10公斤左右,过磷酸钙10-15公斤混合追施为好。底肥不足或肥料流失严重的地块,应增加追肥的数量。追肥方法:大豆可在下雨前追施,或趁墒把肥料撒施于地表,然后中耕,将肥料埋入土中;棉花、露地花生、玉米等结合中耕进行追肥;地膜花生可采取打孔的方式进行追肥。有条件的地方,要结合防治病虫害,进行后期根外喷肥,防止作物早衰。一般用磷酸二氢钾和尿素混合溶液 (另加防治不同种类病虫害的药剂),喷施作物叶片,隔7-10天喷一次,连喷2-3次。     中耕培土 对大豆、山芋、夏花生(露地)、夏玉米等作物要掌握在雨停后、地面泛白时进行中耕,散去土壤多余水分,提高土壤通透性,帮助根系恢复生机,增强活力。同时要结合中耕进行培土,以强根固体,扩大根系的吸收范围,提高作物的抗倒伏能力。对芝麻而言,为防止遇雨板结,应做到雨后必锄,直到盛花期为止;由于芝麻根群分布浅,土壤过干、过湿时中耕都容易伤苗损根,所以要注意适墒时中耕,切忌雨前中耕。     化学调控 阴雨天多,光照不足,造成作物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失调,开展化学调控,可以促进苗情转化。对地膜花生,在花生开花后30-40天,可每亩喷施150毫克/公斤。多效唑溶液50公斤,以控制营养生长,促进生殖生长,防止田间郁蔽倒伏。大豆在开花期每亩喷施多效唑溶液 (100-150毫克/公斤)50公斤,可减少花荚脱落,提高大豆产量。
关闭】【顶部
>>最新信息

评论

帐  号: 密码: (新用户注册)
表情:
内  容:

图片欣赏
精彩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