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中国农资供销网
rss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家服务 -> 专家言论
个税改革的民生呐喊与专家建言
时间:2011-05-19 00:00:00来源:北国网-时代商报作者:
  个税改革牵动民心。来自中国人大网的数据显示,截至5月17日,已经提交的个税修正意见超过22万条,创人大单项立法征求意见数之最。与此同时,在各大门户网站、论坛、微博上关于个税修正案的讨论热度不减。近日,全国人大法律委员会、全国人大财政经济委员会和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制工作委员会联合召开座谈会,邀请10余位专家就个人所得税法修正案草案发表意见。(5月18日《新京报》)

  按照常识,民众的要求自然是免征额越高越好。但民意锁定4000-5000元,足见公众并不那么贪心,而是非常理性。但从有关部门所邀请的10余位专家的建言看,和民意表达有着相当的差距。

  一是草案中3000元的免征额是高还是低?一些专家的典型观点是够高了。有的以发达国家免征额为月工资的24%至40%为例,指出3000元的免征额相当于月平均工资(2800元)的100%还多,所以不要说4000或5000元的个税免征额,就是3000元也很高了;有的以“三险一金”从应纳税所得额中扣除来证明3000元的标准不低;还有的以物价水平的涨幅来佐证3000元不低。

  这些专家的数字引用不能说不精准,但是却忽略了逻辑语境。不要忘了,发达国家有成熟完备的税收制度,富人多税,穷人少税甚至免税。但是中国的个税征收,工薪阶层一个都逃不掉,富人们却可以通过多种方式跑冒滴漏。因此,若法治水平、社会治理和纳税意识不能和发达国家齐平,单比个税免税额没有任何意义。再以“三险一金”而论,无论怎么扣除也掩盖不了一个残酷的事实:中国缺乏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托底。在此情势下,公众只有靠自己挣钱养家糊口养儿防老。在高通胀、高房价乃至其他生活用品涨个不停的时候,减税才符合民生愿景呀。

  二是该如何看待民生呐喊?有些专家认为,虽然22万条的个税修正意见很多,但和全国纳税人相比,并不能代表所有的民意。这样的表达无异诡辩。既然人大让公众表达意见,哪怕只有1条意见,也要充分尊重并在立法过程中慎重斟酌。如此,才体现立法程序正义和实体正义的精神。何况是22万条意见呢?在公众看来,这样的民意足够强大,足够代表广大民众的呼声。值得一提的是,如果真的要征求13亿人的意见,相信大多数人也会选择提高个人免征额。关键在于,如果按照有些专家的言论,你喊你的,我搞我的,这样的征求意见就成了一场秀,极大地伤及人大和政府的公信力。如此高的行政成本和法治代价,谁能承担得起?

  三是专家的专业素养缺失。若专家仅仅是对数字敏感而缺乏民生关怀,那还只是不食人间烟火的迂腐;如果说违心逆说,误导公众,那就是专业素养的问题了。知识分子应有独立的人格、批判的精神和超脱的判断,而不是权力的说客。衮衮诸公的高论,看似旁征博引,却严重缺乏常识。缺乏公共情怀的专家,是不会让人尊重的。

  必须指出,个税免征额,无论3000也好,5000也罢,数字的多寡并非关键,主体是现有的个税制度已经和社会公平、公正严重脱节。改革个税,只是由头而已,人们期望收入分配更加合理,公平正义的阳光普照到社会各个角落。
关闭】【顶部
>>最新信息

评论

帐  号: 密码: (新用户注册)
表情:
内  容:

图片欣赏
精彩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