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中国农资供销网
rss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家服务 -> 专家言论
宁乡县:加强农民职业技能教育的调查与思考
时间:2013-05-14 01:18:39来源:作者:刘毅

关于宁乡县加强农民职业技能教育的调查与思考

一、 宁乡农民职业技能教育的历程

根据中共中央2012年一号文件关于加强农民教育科技培训,全面造就新型农业农村人才队伍的要求,现就我县农民职业技能教育情况调查如下。

宁乡历来重视对农民的职业教育和技能培训,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更是把它作为一项加强三农建设的大事来抓,产生了很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促进了宁乡经济建设和社会事业的发展。

新中国成立后,宁乡全县各区、乡、村在开办正规中小学教育的同时,普遍开展了农民的业余教育,各级政府机关配备了业教专干,从扫盲开始到专业技能培训。经过数年的努力,1980年1月宁乡县无盲率达到国务院规定标准,经湖南省人民政府批准为无盲县。

1975年宁乡兴办“五七大学”,下设农业、农机、水电、林业、医学五个分校,至1979年培训社来社去农民学员2000余人。

1981年7月,中央农业广播学校宁乡分校成立,至2002年培训青年农民30多万人,有6400多人完成中专学历教育,56名学员获电工文凭,17人获本科文凭,6名学员参加湖南农大师资班学习。

1984年,各乡、村创办了农民技术学校。

1985年,县创办了“宁乡第一高级职业中学”(1995年更名为“宁乡县职业中专学校”,并被省政府认定为“湖南省重点中等职业学校”),2000年5月被教育部定为“国家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2002年在校生4974人。1985-2003年,向社会输送8300多名合格的初、中级技术人才。1985年宁乡还办起了“宁乡宗一职业中学”,两所学校招生对象绝大多数都是青年农民,开设电子电器应用与维修、计算机应用、商务英语、汽车运用与维修、会计等五大专业。

1986-2002年,县办农民技术培训机构有县农技推广中心培训中心、县畜牧水产培训中心、县乡镇企业培训中心、县农机培训中心等四家,每年不定期的对农民进行职业技术培训。

1990年,由县科协主办了农函大,1993年各区建立了农函大中心辅导站,各乡镇设立辅导站。1991-2002年,全县农函大毕业学员有5.96万人。

2000年至2002年,全县各级为农民教育投入资金454.46万元。

90年代,各乡镇举办农民文化技术学校和农科教中心,为农民实施种、养、加等实用技术培训,举办培训班4400期,培训农民10万多人次。

1996年10月至2002年,中华会计函授学校宁乡函授站采用电教、面教、函授三位一体的教学方式,对学员进行会计培训,先后受训的有1.3万人次。

1992年起,全县部分普通高中兼招职高班,开设财会、工艺美术、烹饪、汽修等专业,学生毕业后有的考入了高等院校,其余得到了就业安置。

1998年,宁乡实施绿色证书(“绿色证书”为农民技术资格证书)工程,经培训教育,使全县7200多名青年农民获得绿色证书。

1999年县农业局、财政局、团县委承担国家“跨世纪青年农民科技培训工程”项目,至2002年全县15个乡镇3100名青年农民接受市场经济理论和农业种、养、加、销等实用技术的系统培训,此项目经省验收,被评为全省第二名。

2004年起宁乡实施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简称阳光工程),按照省市每年下达的任务,宁乡组织了34家(公、民办)职业技能学校,组织实施培训,每年完成3000-6000人的培训,从2004年实施阳光工程起至2010年,全县共完成农民培训3.2万人。

宁乡民办职业技术教育起步较晚,但发展较快。1990年6月,七里山乡村民马定富创办了第一所民办职业学校——中南武术学校,设武术、保安、电脑、文秘、商务管理等专业。1993年3月,创办三通电脑职业学校(后升格为宁乡三通电脑中等职校)。1994年4月创办环球电脑学校(后更名为长沙环球职业中专学校),还有玉潭职业技术学校、博达职业学校等。2001年8月,创办湖南托普信息职业技术学院,设计算机应用与维修、计算机网络、贸易英语等15个专业,学校以大专教学为主,兼办五年制高职和普通中专。

至2002年底,全县有民办职业学校24所(含短期培训机构),对以青年农民为主进行学历教育和短期职业技术培训,在校学生达1.12万人,教职工1200余人。有环球、三通、托普等三所学校学生超过1000人,2002年环球在校生为4300人。1990-2002年,全县民办职校为社会输送近2万名初、中级技术人才。

宁乡普通高中教育教学质量稳步提高。据统计,1986-2003年,全县6.8万人参加高考,升入大专院校的有3万多人,升学率为44.7%,其中 被重点本科录取的4248人,占被录取的14%,其两项比率10多年雄居全省前列。

二、经验

1、党和国家的政策好。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和国家更加重视三农,为农民的职业教育和技能培训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为农村人才的培养大开了绿灯。

2、各级领导重视。对农民教育,县、科局、区乡各级成立了领导机构,明确有主要领导负责,有专人专抓,区乡负责专抓有党委组织委员和业教专干(老师)。宁乡县农业局积极组织农民职业技能培训,2010年参加全国农民科学素质网络竞赛被全国竞赛组委会办公室授予县级优秀组织三等奖。

3、不断增加投入。对农民教育和职业技能培训工作,各时期各级财政都安排了专项经费。三中全会以后,投入不断加大。90年代起,县财政每年按每人1-2元下拨农民培训教育专项经费。2009年5月,县投入2亿元征地215亩,在金洲开发区新建职业中专学校新校舍,建筑总面积8万平方米,新建职教大楼、实训楼、实训车间17栋,能容70个班3000名学生教学,年培训能力5000-8000人,现已与三一起重机厂、山河智能等十多家企业签订联合办学协议,计划每年培训3000人。学校还通过冠名办班、订单教育、进校办厂等对在校学生进行培训,培养出社会需要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各民办农民教育机构,也加大了资金的投入,基础设施、师资队伍等方面都发生了喜人的变化。

4、坚持公办、民办两条腿走路的方针。几十年的发展,民办比例有逐步上升的趋势。

5、坚持学历教育与职业技能培训相结合,逐步形成以职业技能培训为主的方向。

6、效果凸现,涌现了一批先进典型。由于全党重视和全民参与,经过几十年的努力,宁乡农民职业技能教育已步入快速发展的轨道,经过培训教育,广大青壮年农民的综合素质显著提高,促进了宁乡经济和社会事业的发展。经过职业技术培训教育,广大农村青年综合素质显著提高,他们不仅提升了学历,更重要的是增加了自己创业发展的知识和在商品经济的大潮中搏击的本领,他们中有的实现了离土离乡进城务工的转移;有的自己开厂办店成为企业老板;有的担任基层干部,成为了农村发展市场经济的领头雁;有的成了当地种、养、加、销的科技示范大户;有的成了省市劳动模范。宁乡涌现了一批先进典型,如农广校毕业学员罗文亮,创办湖南东方时装(圣得西)有限公司,现已成为年产值过亿元、纳税上千万元的大企业。1985年,县农广校毕业的青年农民李兰芝下定决心继续升造,经过她刻苦的努力,到湘潭大学和湖南农学院边打工边旁听,四年不仅补习了高中的许多功课,还学完了大学的全部课程,1992年她以超过录取线29分的优异成绩考取华南热带作物研究院(现更名为“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的硕士研究生。毕业后留校工作负责承担海南省重点科技攻关项目,现在已是正教授职称并任处级干部。李兰芝的事迹1995年以“潇湘奇女李兰芝”在各大报刊和网络上宣传报导,她是宁乡农民培训出来的一只金凤凰。

三、存在的问题

1、认识不够统一。许多基层单位对农民教育和职业技术培训工作认识不一,有的认为是额外承担,是可搞可不搞的工作;部分农民积极性不够,特别是乡村办短训班,有些青年农民不愿去,去的也是些家庭妇女和老年人。

2、多头办学,统筹协调不够。现在全县公、民办农民教育机构不少,规模不一,师资和设备不一,培训的质量效果也不一。

3、对各培训机构目标考核和管理制度,有的没有得到落实。

4、资金投入还不适应工作发展的需要。有的培训机构硬件设施师资和设备都不能适应教学的需要。

四、建议

1、加大宣传力度,进一步统一思想认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劳动者的素质对社会发展的影响极大。农民综合素质的提升是个社会问题,它需要全党各级政府全社会共同重视和关注。要通过各种形式进行宣传教育,使各级领导和广大人民群众,特别是农民群众进一步提高对加强农民教育和技能培训工作重大意义的认识。90年代,宁乡县农业局曾几次派专家到日本、文莱等国进行农业研修和考察,他们最深的体会是:这些国家都重视农业,重视对农民的培训教育,重视对农业的投入,国家对农业的发展有长远的科研规划,包括农民科技知识的教育培训规划,对农业的及时技术指导,方便的生资供应,提供灵通的商品信息,实施得力的生产保障措施等。由于日本政府的大量惠农政策,使日本农业得到长足的发展。日本农民的素质高,农业科技普及和农业机械化程度高,农业效益高。日本农民人平纯收在国民中属中上水平,年均纯收相当于公务员年薪的四分之三,农民满意。

2、加强领导,进一步整合教育资源。对农民职教培训工作,各级领导机构要名符其实的加强具体领导,各成员单位要行使职责和权力。对各培训机构要加强管理,做好统筹协调工作,整合资源,形成合力,激励竞争机制,开展评比竞赛活动,加强检查督促,总结经验教训,每年召开一次大会,总结经验教训。县对各培训机构要按照有关政策规定制定培训管理目标考核标准,加强管理,定期考核,表彰先进,激励后进。

3、增加投入,进一步加强硬件建设。现在宁乡的农民培训机构多,存在参差不齐的问题,要通过增加投入,加强硬件建设,加强管理,开展整顿,建立健全制度,提高办学水平。要重视师资队伍的建设,要加强师资的知识更新教育,不断提高师资水平。

4、总结经验,进一步创新教育特色。要不断总结办学的经验教训,坚持过去行文有效的办学方针,坚持公、民办结合,学历教育与实用技能培训结合,企校结合;实用技能培训与高新技术培训结合;农业种、养、加、销技术培训与工业、商业、财会、金融、旅游等技术产业培训教育结合;要在继续进行传统知识培养教育的基础上坚持与时俱进,增加高新技术的培训教育。不管实施哪种方式,都要坚持标准,讲求实效,使学员真正学到一技之长,要使其在理论上、实际操作上达到规定的水平,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在进行职业技能培训教育的同时,重视对青年农民的政治思想觉悟和职业道德的教育。通过教育,使他们成为德才兼备的新型农民。

5、统筹兼顾,进一步重视对特困农民学员的支持帮助。重视扶持弱势群体,对家庭遇到特别困难,或身体因伤、病致残的农民,要给予特别的资助,给他们培训学习的机会,使他们增强克服困难的勇气,提升自己劳动技能的水平,成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力量。(宁乡县农业局 彭泰安)

关闭】【顶部
>>最新信息

评论

帐  号: 密码: (新用户注册)
表情:
内  容:

图片欣赏
精彩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