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面积扩大,基础扎实。2011年,全州各县市政府按照《凉山州人民政府关于抓好2011年马铃薯产业发展意见》(凉府发〔2011〕2号)文件的要求,把优化布局、调整结构、模式创新、扩大面积作为实现马铃薯规模化种植、产业化经营、促进农民持续增收的基础。各县市落实行政措施和技术措施,扩大播种面积,突出规模生产。据州农情、州马铃薯产业办公室初步统计,全州小春马铃薯完成面积20.89万亩、预计产量24.95万吨,分别比上年1.58万亩、3万吨。大春马铃薯种植面积195.0万亩以上,比上年增加12.5万亩,部分县超州下达任务完成了播种面积。
二、价格稳定,效益增加。根据调查,2011年小春马铃薯价格稳定,经济效益增加。年初到目前的小春马铃薯售价1.30~2.70元/公斤,平均价格1.72元/公斤,与2010年基本持平。预计小春马铃薯形成商品量19.96万吨,薯农销售收入3.43亿元,比上年增加0.36亿元。截止5月9日,宁南县小春马铃薯销售基本结束,面积、产量、效益均比上年增加,单价每公斤为2.1元,比上年高0.30元。会东县小春马铃薯已销售绝大部分,4月低前价格较高,每公斤2.0元左右,5月初价格略下降,当前销售价格每公斤1.3~1.6元。会理县小春马铃薯正在销售,当前价格1.3~1.6元,外地客商积极收购,未出现滞销现象。
三、加强大春马铃薯田管,积极组织销售小春马铃薯。当前,大春马铃薯绝大部分已出苗,田管工作全面展开,各地正积极落实田管的各项工作,做到种下就管、一管到底,通过田管出成绩,确保大春马铃薯增产增收。 面对当前小春马铃薯销售形势,各地采取应对措施,积极联系州内外客商,搞好营销指导和服务,为小春马铃薯销售提供最大程度方便,尽快将马铃薯产量变为现金,做到落袋为安。
评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