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中国农资供销网
rss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策划服务 -> 战略策划
《智慧背后的秘密》第二章 “3 1”聚合跃变思维的概念与原理2
时间:2009-11-09 13:59:52来源:[标签:出处]作者:吴慧
“3”与“1”代表什么?

 “3”是指与命题相关的现有已知条件;

 “3”是显性的信息、知识和经验;

 “3”是一维、二维、三维的基本思维元素;

 “3”是由点、线、面传统思维形成的三维立体思维方式;

 “3” 是智,是对命题相关知识理性、外在的掌握与运用。

 “1”是点、线、面的三维立体方式中的时间维度;

 “1”是X、Y、Z轴数学三维座标模式中的自由矢量;

 “1”是将天时、地利、人和有机组合中的另一个要素;

 “1”是类似于酶的活化剂;

 “1” 是一种未知的重要思维元素;

 “1”是隐性的信息、知识和经验;

 “1” 是一种冥冥之中的东西;

 “1”是一种灵感、第六感觉和觉性;

 “1”是如真、如来,是对事物本质深层次的感悟;

 “1” 是三维立体思维之外的四维空间的思维;

 “1”代表着一种突破固有时空局限和思维惯性的一种跨越和张力;

 “1” 是慧,是对命题深层次、感性、内求的思考与掌握。

  “3 1”的聚合为什么会产生跃变?

简要的说就是:在“3”——点、面、立体的传统思维的基础上,打开思维空间,寻找“1”——跨越时空摄取有效的要素,进行“聚合”——将一切相关联的重要元素与命题的核心要素进行有效的链接,它将能产生质的“跃变”——创新出解决疑难问题的最适方案。

当我们面对疑难问题用“3”(传统思维元素)无法解决时,必须加上能起关键作用的“1”,这里的“+”并不是指简单的相加,而是一种类似化学作用的聚合效应,就好比黄色和红色融合起来就诞生了橙色。“3 1”的有效聚合会出现:突破、创新、改革、发展……等质的飞跃。

  下面我们用具体案例分析来说明“3 1”聚合跃变思维的原理。

比如:杭州艮山门路口作为城东进出的要道,是公路与铁路的交叉道口,所以经常出现交通堵塞,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杭州市政府花费上千万元加宽了公路,可是交通堵塞现象仍然不能得以根本缓解,政府又拨款数亿元建了立交桥,火车从上面过,汽车和人行从下面过,可是交通堵塞还是没有得到真正解决。

问题的本质是什么?稍加分析我们就可以知道,交通堵塞的是由于艮山门交叉路口火车与汽车共用一个通道。点思维的解决方法是,按时间设置依次通过;面思维的解决方法是,加宽公交路面(将二车道改为四车道)从而增加汽车的流量;立体思维的解决方法是建造立交桥,让汽车与火车各行其道。

“3”的图解分析如下:



图3-1 “3”的分解图

说明:   

图中的线(点)代表着一维,面代表着二维,立方体代表着三维空间。他们分别引申为单项思维、组合思维以及立体思维。对照艮山交叉道口案例,点、线思考是解决火车通过时间与上下班高峰的矛盾,加强安全与交通秩序;平面思考是加宽马路建设;立体思考建立体桥。

通过上述解决措施,杭州东部交通得到了暂时性缓解,可是没过多久堵塞现象又开始严重起来了,立交桥并没有根本解决问题。

三维是表象,四维是实质,在三维之外是否还有1个特殊的因素存在?这个1到底是什么?杭州市政府花重金聘请美国专家来咨询,美国专家察看了现场,许诺思考三天后解决这个难题。通过三天的实地勘察,这位专家给出了“药方”:因为艮山门的车流是八条主干道汇合而成,其流量太大,再宽的路也会堵塞,解决的方法是从武林门就开始分流。政府事后为这个药方支付了三百万美金的费用。

这个价值三百万美金的“1”才是问题的本质,这个“1”不在局部立体之内,这个“1”是存在于更大空间里的关联因素。

疑难问题的3 1聚合跃变思维解图



杭州艮山门道口的交通堵塞问题,政府用了六年时间,花费数亿建造立交桥仍然不能解决问题,美国专家跳出艮山门这个局部立体空间,通过3 1聚合跃变思维很好的解决了艮山门的交通问题。

“3” “1”有效的聚合,就如同“万事俱备之后再借势东风,才能形成火烧赤壁,大败雄兵百万的磅礴气势”,正是因为“1”的加入使元素产生了突破和跃变。

  以上简要分析、总结了“3 1”聚合跃变思维的核心原理,我们经过深入研究得出, 所谓“超级智慧”的思维结果,其具体思维路径是由五个主要部分组成的,即“3+1解疑五部导维图”(这里需要作一个特别提示:常规问题用常规的思维方法一般也能得到解决,“3+1解疑五部导维图”更适合解决疑难问题。当我们遇到运用常规思维方法无法解决的疑难问题时,可以运用3 1聚合跃变思维方法和解疑五部导维图来解决。),步骤如下:

第一部分,寻找事物如真本质

1、全程高视法

2、寻根思考法

3、退点思考法

4、矛盾排序法

5、规律验证法

第二部分,跨越时空超级链接

1、突破思维定势

2、跨越时空限制

3、货架扫描法

4、挖掘潜能法

5、超级链接法

第三部分,分析元素锁定关键

1、穷尽元素分析列表法

2、树状思维导图归类法

3、定向线性发散思维法

4、洞察元素本质

5、筛选主要元素

第四部分,创新思考聚合重组

1、减少和剔除法

2、增加和放大法

3、重新排序法

4、超时空链接法

5、其它创新十八法

第五部分,分析影响寻找最适

实用型五标准法则——实效性、时效性、环境适应性、人力执行性、成本节约性

阴阳动态四级法则——阳级(阳极阴升)、阳阴级(阳占主导)、阴阳级(阴占主导)、阴级 (阴极阳升)

3 1聚合跃变思维模式——五部导维核心原理图

[1] [2] 下一页

关闭】【顶部
>>最新信息
图片欣赏
精彩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