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球Google我们的生活将怎样被一家公司彻底改变》开放与封闭(6)
时间:2009-11-09 14:44:30来源:[标签:出处]作者:张成
谷歌是为了帮助孤立的用户查寻信息而建立的。采用社交取向的方法来查找信息,不符合谷歌的传统精神。克劳斯及其团队认为,明智的方针应该是避开任何追求谷歌私利的技术路线,组成一个全行业范围的联盟,采用的标准应使全世界的软件开发商都能够执行,所有的Web网站都能够应用。谷歌将要讲给自己听的故事是:这是一个体现利他精神的项目,将能帮助每一个人用他们自己的社交网络去搜索他们想要的信息,而不论他们是否使用谷歌产品。如果说这里还有对自己利益的考虑,谷歌只能把它常说的话再说一遍——谷歌的利益是与互联网的利益间接地联系在一起的。任何诱使人们在Web上花费更多时间的东西对谷歌来说都是好东西。因为或迟或早,在线用户终将使用谷歌的服务。
但是,要观察谷歌的首创精神还有另一种方式,就是将它视为当Facebook等网站纷纷修起新篱笆的时候奋起保卫开放Web的一项行动。还有第三种方式,就是认为谷歌在做绝望的挣扎,它企图把内部的问题指称为“Facebook问题”,从而寻找抵制Facebook影响的手段。令人侧目的是,一个像Facebook那样的只有300名雇员规模的公司,竟然引起了有着16000名雇员的谷歌的不安,多亏Facebook令人发指地挖走了谷歌的一些资深技术人员。这样看来,谷歌拒绝在美国推销Orkut不是出于冠冕堂皇的理由——让全社会更加了解整个Web网络——而是因为它明白它已经错过了同Facebook白刃相接的竞争机会。
Facebook最终找到了自己的大型合作伙伴,这就是谷歌的老对头微软公司。2007年10月,微软宣布向据称拥有150亿美元价值的Facebook投资2.4亿美元;作为回报,微软获得了Facebook公司与第三方之间的唯一广告代理商的权利。Facebook仍然保留出售它自己的广告的权利并准备两周后将自己的广告系统公之于众。
商业性报纸的版面上充满了关于Facebook与微软签订合同的报道和资产雄厚的公司竟只得到微不足道的收入的消息,以及关于Facebook如何打算将它对其会员生活的详尽了解转化成广告收入的推测。谷歌决定,在Facebook发布下一个通告之前的几天内,它应该重申对一些问题的关注,并正式地公开宣布它自己对社交网络已经握有主动权。
然而问题是:谷歌除了一个名字——“OpenSocial”以外,没有什么可宣布的。它所研发的软件标准远未完成。谷歌下大力气搜集的最有影响力的社交网络参与者的花名册也未见什么成果。在OpenSocial的公告发布前两天,参与者的名单里还都是些社交网站的陪跑者:Orkut(当然得有它)、Bebo、Six Apart、Hi5、Friendster、LinkedIn、Ning以及一些并非社交网站的如Salesforce.com。MySpace和Facebook不在名单中,这倒很显眼。在那个星期的周末,MySpace决定参加,创办者终于等到了急需的信用保障。但在那个星期的头几天,谷歌却觉得除了公开它的同盟者中缺少可招徕顾客的大商户外已经别无选择。这使OpenSocial的团队意识到,减弱Facebook所带来的巨大冲击已经刻不容缓。
谷歌所掌握的主要的竞争武器仅仅是语义学上的:它用“开放”以及这个词所包含的所有正面含义来攻击Facebook身上最薄弱的环节,即它的软件系统的封闭性。这不能说是虚伪的伎俩。谷歌自诞生之日起,就一直忠于“开放”信念,它比任何其他公司都更加依靠不受限制的环境,不仅是Web,而且包含开放源代码的所有软件共同创建的通路,它的搜索引擎和其他服务都使用这个通路,它还为这个通路贡献了新代码。它为开放源项目提供免费的托管网站。同时将许多在重要的开放源项目中起领军作用的编码员聘为自己的员工。每年谷歌都会举办编码夏令营,资助数百名从事计算机研究的学生参与开放源项目的活动。谷歌在倡导打破软件开发的封闭性方面所获得的美誉是有目共睹的。
但是,当“开放”被应用到社交网站的模式时,其附属的意味又是相当模糊了。若要开放社交网络世界,最基本的方法应该是既授予所有的社交网站以多方同时操作的可能性,又允许原本属于某一个网站的会员的数据以及有关系的网页连同用户一起移到别的网站,即出版商兼评论家蒂姆•奥赖利(Tim O’Reilly)所谓的“移动数据库”。OpenSocial名声在外,但在它的创办宣言中,却没有如此的宏图大志,而是用非常谦逊的口吻表示它将尝试为软件开发者提供能在所有的社交网站通用的袖珍应用程序的标准,从而不必在每个站点都按照顾客提出的要求编写程序,以改善软件研发者的生活。从设计的角度看,并不是要让社交网站的数据库真的移动起来。
当乔•克劳斯在OpenSocial发布会前夕被问及为什么谷歌还不曾在它自己的Web上增加OpenSocial的性能以实践最初的诺言时,他欣然承认道,它的缺席的确令人尴尬。他又说,他的团队关心的是个人隐私的安全越来越受到威胁,他们正在逐渐转向使公司的隐私保护日益完善。“信任的建立要花费很长的时间,”他说,“但要失去却很快。”
在Facebook打算向全世界发布新的广告系统之前一周,克劳斯预言道:“由于他们还是刚刚起步,Facebook在隐私安全方面还是有相当的危险性,这是像谷歌这样的从事公开交易的公司所不能接受的。”他出人意料地用YouTube(当时是谷歌的一部分)打了个比方:“这也是一个启动不久的公司,在它刚成立不久的时候下了一个很危险的赌注,这是任何成熟的公司都不会下的。他们在早期曾决定不考虑任何版权问题。这太危险了。”由于YouTube获得了16.5亿美元,所以结果还是不错的,但这个是个例外。对大多数新公司而言,冒巨大危险的结果往往并不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