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中国农资供销网
rss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三农专题 -> 大学生村官 -> 村官交流
由大学生村官题材电影《春晓》引发的思考
时间:2009-10-28 14:37:04来源:[标签:出处]作者:山人
3月19日晚,小曹娥镇大学生农村工作者自行收看了宁波电视台四套首播的关于大学生村官在农村生活工作经历的数字电影《春晓》,该片具有很强的现实教育意义,给人以有力的震撼和深深的思考。
“在党中央高度重视、全社会倍加关注大学生群体就业的今天,作为率先将镜头对准大学生‘村官’工作生活的电影,影片《春晓》取材于当下比较热门的大学生‘村官’话题,充分展示了大学生‘村官’在农村工作生活的心路历程,同时深刻揭示了人与人交往过程中的心灵碰撞过程。电影《春晓》以大学生村官为原型,通过讲述刚毕业不久的大学生――张一凡在风景秀美的宁波小山村探索和成长的经历,精心演绎发生在普通农村的凡人小事,展现了大学生从自我、忘我到本我的心灵蜕变过程,从而勾勒出一个大学生“村官”的群众形象,也充分展现了都市年轻人思想不断升华的过程。由此,引发了同为大学生村官的我们深层次的思考:
一、思想上的“扎根”问题。大学生到农村担任“村官”的动机很多,在金融危机日益蔓延、大学生就业形势日趋严峻的今天,相当一部分大学生是由于找不到好的工作而选择了到农村工作,影片中的男主角张一凡及其同学小川,最初来村里就是因为在城里找不到合适的工作,为了生存来到农村,又由于上级政府承诺的一些优惠政策,把“村官”作为实现理想的“跳板”,准备三年后通过公务员、事业单位的定向招考或加分等政策倾斜,尽快脱离农村基层。针对这种情况,如何教育引导大学生在思想上扎下根来,集中精力,发挥特长,在新农村建设中真正有所作为,是今后工作中需要着力解决的一个问题。
二、职责上的“定位”问题。大学生到村里职责定位不明确,缺乏实权。影片中的大学生村官张一凡到村里工作后并没有被安排具体职位,有时候协助妇女主任工作,有时候协助市保主任工作,还要管理团支部,同时还去学校做教师,职责上的定位非常不明确,也就没有多少实权,最终的决定权还在支书或者村主任手里,有什么想法,要是得不到其他村干部的支持也只能无可奈何。大学生的才能不能真正得到充分的发挥。
三、工作上的“责任感”问题。现在的80后大学生典型的特点是追求自由和自我,随心所欲,爱面子,不去考虑后果,缺乏责任感。张一凡也是一样,当知道青年培训中心的款项被批下来是因为自己女朋友陈萧萧是区长女儿的关系的时候,却感情用事,决然放弃了这个辛辛苦苦为外来务工人员计划建立的工程,而最后由于建设过程中监管不力而造成墙面倒塌,断送了女友的生命。虽然影片中用了些许夸张的手法以惨痛的教训来警示当前的大学生村官们,但无论做什么,都需要有责任感,这样是对自己的负责,也是对百姓的负责。
四、道德上的“诚信”问题。大学生的诚信意识的淡漠和缺失,逐步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影片中的大学生村官小川,在经济利益面前出卖了自己的诚信,辜负了其他村干部的信任,结果被开除了,从此在他的人生档案上被留下了羞耻的一笔。虽然只是少数大学生村官走在不诚信的行列,但他们却影响着整个大学生村官的队伍。我们要做的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不能因为一时的私欲,而丢失了我们当代年轻人最宝贵的财富——诚信。
五、能力上的“提高”问题。以张一凡为典型的大学生村官们都是年轻、有文化、有**的群体,但是想在农村干出一番事业也不是件容易的事情,作为农村建设的急需人才,大学生村官能力上的欠缺也阻碍着知识优势的发挥,主要体现在:一是缺乏运用专业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二是缺乏足够的人际沟通能力。三是缺乏一定的组织管理能力,从目前大学生“村官”构成来看,大部分刚刚离开学校,社会工作经验不足或缺乏。四是自我激励能力有待提高,农村环境复杂,工作繁琐,面对困难和挫折,更需要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和意志品质。如何弥补自身的不足,完善知识结构,将其尽快转化为实际工作能力,都需要通过培训和管理等工作加以解决。
针对以上存在的问题,采取对策如下:
一、加强大学生村官招考前的政策解读,正确引导大学生村官的就业方向。为了就业、躲避大城市激烈的竞争,很大毕业生看到了大学生村官政治经济待遇好、工作稳定等好处,怀着不纯的动机投入到了农村工作中去。这样的目的和态度将对今后开展具体的工作产生不利的影响。为此,政府部门应该在出台政策后,及时开展大学生村官招考前的政策解读,使毕业生对政策了解地更加全面和准备,并结合自身的特点,充分认识自己下基层工作的动机,如果不是真正想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工作,应正确引导其选择更加合适的工作,以免造成不必要的社会资源浪费。
二、建立健全大学生村官培训制度,全面提高自身整体素质。一是加强思想道德教育,树立诚信意识。要开展思想道德培训,端正大学生的思想,让大学生真正发自内心地投入到农村事业中去,不为一时的利益所动摇,诚信为本,以德服人;二是积极开展上岗培训,提高政治理论素养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市委组织部要组织开展大学生村官上岗的培训,重点学习宣传党在农村建设方面的方针政策,结合实际工作,定期开展村务管理,民间纠纷管理以及如何当好村干部等各种类型的培训活动,不断提高他们的政治能力和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并不断鼓励和支持其参加继续教育和学历教育,提高自身素质。
三、加强大学生村官组织管理体系,建立健全联动考核机制。一是改变大学生村官职责不清的问题,逐一安排大学生到村里担任村主任助理、团支部书记等职务,并建立“村官”工作手册,落实相关责任;二是建立镇、村两级干部与大学生村官的动态联系制度。各乡镇街道指定1-2名领导班子成员和村两委干部与大学生村官结成对子,实行“导师制”,签订目标责任书,明确目标责任;三是定期举行大学生村官例会,根据自己的职责和任务,向上级汇报阶段性的工作成果或某一事项,并展开村官间的讨论,交流工作经验,更好地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服务。四是建立健全动态考核制度。对大学生村官的考核采用平时督查和年度考核相结合,岗位目标考核和民主评议相结合的办法。平时督查由村负责,包括对大学生村官的日常出勤情况、工作完成情况、履行职责情况、突出业绩情况等全面考查;年度考核由乡镇党委和村党支部共同完成,先由大学生村官根据一年来的职责履行情况进行述职,由党员、干部、村民代表根据他们的德、能、勤、绩、廉进行民主评议,乡镇党委根据日常考核结果和民主评议结果,对其作出考核鉴定,并将考核结果存入个人档案;岗位目标考核由乡镇党委签订的目标管理责任书进行检查考核;突出成绩考核由市委组织部、市人事局根据大学生村官对新农村建设贡献的大小进行考核。考核结果报市委组织部、市人事局备案,并计入大学生村官个人档案。

关闭】【顶部
>>最新信息

评论

帐  号: 密码: (新用户注册)
表情:
内  容:

图片欣赏
精彩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