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中国农资供销网
rss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三农专题 -> 大学生村官 -> 村官交流
平凡中绽放生命华彩
时间:2011-06-01 14:43:15来源:中国三农资讯网作者:李煜


刘艳春,乐亭县畜牧兽医局胡坨站检疫员,此刻,35岁的她因身患骨髓异常增生综合症,正在医院的病床上,等候生命接力。

  有个性的女检疫员

  1996年,大学毕业的刘艳春成为乐亭县畜牧局一名动物检疫员。参加工作不久,她的“个性”就让人刮目。

  一次,刘艳春和同事去一家加工户检查,发现该户经营加工的鸡产品私自从外省调入,没有检疫证明,她当场制止了经营加工行为,并依法对剩余的库存产品封存。“你新来的吧,给个面子好不好?我跟县里的领导熟,连他们都得给我面儿,年轻人,何必那么较真儿。”加工户的话软中带硬。“给你面子?你加工的产品质量没保障,你给老百姓面子不?”当下,刘艳春和同事依法封存了产品,并对该户实施罚款处理。

  某村一位日子紧巴的老人养了八头猪,出栏前夕,猪患病死亡,按规定必须进行销毁处理。王艳春对销毁处理实施监督。销毁现场,看到这位年近七旬的老人心疼得蹲在地上掉眼泪,刘艳春走上前,将老人搀起,一路送到家,临走,她掏出身上仅有的100块钱,塞到老人手里,“大爷,销毁病死猪,是以大局为重,为了群众的安全啊!”

  动物检疫涉及全县千万家养殖户,工作任务繁重,没晌没夜,身边同事抱怨干动物检疫“忒苦”,可刘艳春每天乐呵呵骑着摩托车跑东家奔西家,忙到深更半夜回家是常有的事。一晃几年过去了,结婚生子的刘艳春工作依然劲头十足。

  一天深夜,检疫回来的刘艳春骑摩托车摔进了沟里,回家发现全身多处淤血,经医院诊断,她患上了再生障碍性贫血。丈夫劝她“咱换个工作吧?”“不换,我喜欢动物检疫。”

  依旧东奔西走,全身心投入动检工作,然后无数次深夜,带着浑身青紫、淤血回家。除了丈夫,没有人知晓她身体的异常。抱病工作的刘艳春多次荣获畜牧系统先进工作者称号,2003年,她入了党。

  全省动物卫生监督工作会议上,刘艳春被授予省动检工作先进个人荣誉,4月13日,省动物卫生监督所向全省动物卫生监督系统发出号召:向刘艳春学习!

  “她在站里挑大梁”

  2005年4月,基层站统一实施人员调整,刘艳春从城关动检站调整到了胡坨站,胡坨站离县城30多里。当时调整的许多人都找领导讲困难、提条件,拿到派遣信的刘艳春,一声不吭来到胡坨站报到,每天骑着摩托车往返60来里地上下班,风雨无阻。

  胡坨站站长丰涛告诉我们,站里有5名检疫员,刘艳春是唯一的女性。胡坨站辖55个责任村,这些村几乎家家都养毛皮兽,刘艳春和另一名检疫员负责16个村的动物检疫,同时她还担任站里的档案管理员、微机录入员。

  零散养殖户动物出栏没个准点,“啥时招呼啥时拿脚就走”;定点屠宰场,每天凌晨3点固定时间开始屠宰,“检疫员必须准时到场检疫。”每次猪临栏检疫,为了检验有没有喂瘦肉精,检疫员必须跳进猪圈蹲着接猪尿,“一蹲少说也得半个小时。”

  采访中,丰涛非常感慨,“这份辛苦有时候男同志都吃不消。”可刘艳春在站上工作几年,没叫过苦,没打过退堂鼓,没请过一次假。“艳春这几年在站里挑大梁!”

  直到去年有一天,局里的同事偶然碰到刘艳春“去附近的医院输血”,第二天跟丰涛谈及此事,丰涛大惊,“不会吧,她今天早就来上班啦!”

  其实,从去年开始,刘艳春的身体每况愈下,全身没力气,眩晕、气短,检查发现,她体内的红细胞和血小板在血液中的指标大幅度下降,医生提醒她:要静养,每个月必须输两次血,否则有生命危险。当时正值迎接农业部动物卫生监督执法规范年检查的当口,刘艳春知道,迎检工作离不开她这个档案管理员。抛开医生的告诫,她依然每天准时上班,直到一天下午,晕倒在档案室。

  县局领导第一时间派车送她到大医院检查,命令她赶紧休息、接受治疗。病床上,刘艳春念念不忘迎检工作,她用家里的电脑忙活数据统计,整理好了,再发到站里。乐亭动检工作顺利通过了检查,上级领导评价:胡坨站的档案管理全省一流!

  今年3月份,刘艳春被确诊为骨髓异常增生综合症。4月1日,单位送她到天津肿瘤医院接受治疗。

  临行,丰涛去家里看她,此时,虚弱的刘艳春已不能下地,浑身紫斑,“我刚从网上看到有一家捐赠视网膜网站,站长,我报上名了,等以后捐献眼角膜”。说这话时,刘艳春眼神生动。

  “她是我们的‘眼镜大姐’”

  在胡坨站采访,偶遇几位养殖户。谈起刘艳春,这些四五十岁的农民都说,“她是我们的‘眼镜大姐’”。

  49岁的付素芬家住胡坨镇冯庄子村,养猪有些年头了,刘艳春负责他们村的动物检疫。“‘眼镜大姐’是我给她起的‘外号’。”“刚开始不知道她叫啥名,就瞅她戴个眼镜,说话挺和气,我们家的猪出栏,我就喊她,眼镜,来一趟吧。起早贪黑的,随叫随到。”

  “知道她叫啥名字了,我们也都愿意喊她‘眼镜大姐’。”一旁,胡坨村的张作仁接过话茬儿。45岁的张作仁,生猪购销中介人,常跟刘艳春打交道,“她叫我大哥,我喊她眼镜大姐,她人随和,可在检疫上一点沙子不揉,不检疫的猪坚决不让收。”去年春天一天,正下大雨,“眼镜大姐,瞅瞅这天儿,要不,你别来了,我收上猪送到站上去检吧。”张作仁给刘艳春打电话。“不中,你这猪没检疫不能装。”半小时后,刘艳春冒雨骑摩托车赶到了十几里外的收购点,裤子破了,浑身都是泥。“眼镜大姐,咋啦?”“没事,半道上摔个跟头。”临近中午,检疫完了,张作仁留她,“大姐,吃口饭呗”。“不用”一瘸一拐的刘艳春骑上摩托车走了。

  “也是一个大雨天”付素芬说,那天,天挺晚了,她去小卖部买东西,出来正碰上刘艳春骑着摩托车带儿子往站上赶,“娘儿俩浑身都湿了,”付大姐赶紧脱下身上的雨衣给冻得发抖的孩子披上。“后来才知道,她带着孩子来单位值夜班。”“有好几回,在我们家,我瞅着她脸色忒不好看,靠墙站着直喘粗气。我想帮她进猪圈接猪尿,她不让,自个在猪圈里一蹲就是20多分钟。”“去年底我给她打电话,‘卖猪啦,你来吧。’”“大姐,对不起,我去不了了,我帮你联系别人。”

  “咋病成这样呢?唉,一个女人家干活总那么泥腿,一点儿不拿自个儿身板儿当回事。”面对我们,付素芬的泪水无遮无拦。

  不久前,付素芬去县城,打听了老半天,终于找到了刘艳春家。“眼镜大姐,我就想来看看你!”

  去刘艳春家采访,正值中午,艳春的婆婆接放学的小孙子才回来。三间简单的小平房,收拾得干净利索。卧室地上,一盆硕大的仙人掌长得正盛。

  婆婆的讲述,让我们知道了这个家庭不久前经历的一场悲恸。去年腊月二十三,艳春的公公突然鼻子血流不止,送进医院,被确诊为急性白血病,看着浑身浮肿、走路都费劲的儿媳跑前跑后地张罗,公公说啥要出院,“别给我折腾钱啦,省下俩钱儿给咱艳春治吧!”艳春坚持把老人留在医院,一个多月后,公公还是走了。

  “让我儿媳妇快点好起来吧!”面对我们,63岁的婆婆拥着10岁的小孙子,祖孙俩眼神盛满的期盼令人动容。

  骨髓异常增生综合症最好的治疗措施就是骨髓移植,面对可能高达五六十万元的手术医疗费用,乐亭县畜牧兽医局给予了真情回应,局里200多名职工多次为刘艳春捐款,局长张善民明确表态,“我们会尽一切力量挽救她!”

  让我们共同为一个朴实而精彩的生命加油!

关闭】【顶部
>>最新信息

评论

帐  号: 密码: (新用户注册)
表情:
内  容:

图片欣赏
精彩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