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中国农资供销网
rss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三农专题 -> 大学生村官 -> 村官交流
晁立根:职业种田好惬意
时间:2011-06-01 14:43:18来源:中国三农市场网作者:王玉


要说晁立根,不能不提及“6、7、8工程”,自2005年承担起国家粮食丰产科技工程项目至今,他一天都没闲过。“6、7、8工程”即小麦“大面积实现600公斤,千亩实现700公斤,攻关田实现800公斤”的目标。经过多年的艰苦奋斗,目前踌躇满志的晁立根正努力实现他的“攻关田实现800公斤”的目标。


大旱之后丰收在望,晁立根(左三)按捺不住内心的喜悦,再次和科技人员来到小麦万亩高产创建示范片查看。

  晁立根是当今典型的农民企业家,庄稼人称他是小麦专家、高级农艺师,他一辈子以土地为生,一辈子以种田为荣,一辈子以培育小麦种子和发展种植业为至高无上的追求。如今的他虽已富足,却依然保持着中国农民淳朴、憨厚的性格。

  出生于1952年、家境贫寒的晁立根性格倔犟,凡事都要问个究竟。1974年,只有小学文化水平的晁立根便就职于当时的温县赵堡乡科研站,从那时起他便立下雄心壮志,要干一番大事业。随着时间的推移,“红薯下蛋,亩产一万”的目标相继实现,“小麦一喷三防”措施的实施以及“高产稳产低成本”目标的实现,使人们对年轻的晁立根刮目相看。1976年,年仅24岁的晁立根开始担任乡科研站站长,从那时起,实现小麦亩产500公斤的目标就成了他的梦想。

  “晁立根培植的农业部小麦万亩高产创建示范片,是焦作最好的麦田。”5月27日,国家小麦工程研究中心副主任、国家小麦专家指导组副组长郭天才教授这样评价。

  上世纪70年代末,晁立根师从郭天才教授和时任河南农大教授的胡廷积,也就是从那时起,确立了“晁立根三个37”的目标,即实现“亩穗数37万、穗粒数37粒、千粒重37克”。

  曾几何时,晁立根为实现亩产千斤的愿望,也曾狂想亩穗数是否能多点儿、施肥量能否大点儿,结果事与愿违,造成小麦青干、晚熟、减产和大面积倒伏的严重后果。这个错误,整整困扰了晁立根4年。


许多村民都是和谐致富培训室里的常客。

  也就是从那时起,在胡廷积、郭天才教授和市县农业、科技部门的指导下,晁立根的一系列研究成果相继问世。他每年投资实施20多个小麦品种试验,筛选出适用于小麦高产的品种,再进行种子繁育并推广种植。他研究总结出了分蘖与成穗规律、蘖片成长规律和灌浆规律,探求播量试验、施肥试验和浇水试验的规律。让晁立根感到得意的是“实现亩产千斤”的愿望变成现实,每亩产量达700公斤,去年实现728公斤,今年突破了730公斤大关。更让晁立根感到得意的是,他所领导的温县科源种业有限公司和赵堡农业科研站在为农民提供种子、技术指导和病虫害防治知识的同时也给自己带来了不菲的收入,但受益更多的是赵堡镇赵堡村、北孟封村、大黄庄、小黄庄和南保封村2560户温县科源种业有限公司合作社的成员。

  市委书记路国贤近日在晁立根培育的优质小麦种子标准化示范片调研时夸奖他“为焦作市乃至全省全国的小麦种植、培育和高产立了大功”。晁立根今后的目标是实现攻关田亩产800公斤。

关闭】【顶部
>>最新信息

评论

帐  号: 密码: (新用户注册)
表情:
内  容:

图片欣赏
精彩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