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中国农资供销网
rss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三农专题 -> 大学生村官 -> 村官时评
“村官变干部”宜当慎行
时间:2009-10-28 15:15:14来源:[标签:出处]作者:李永
十七大以来,全国各级党组织响应中央的号召,纷纷加大对基层一线干部的关爱和培养力度。不少地方出台了培养选拔村干部的特殊政策,一些地方甚至出台从优秀村干部中选拔公务员的政策,凡是综合素质好、工作实绩突出的村干部,可以通过考试选拔进入公务员队伍,当上真正的干部。将优秀村干部选拔进公务员队伍,对于村干部无疑是一件大好事,这是从政治上关心关爱村干部的具体表现,让工作在最基层的村干部有了政治上的盼头,对于激励村干部认真干事、为民干事,相信将起到积极的作用。值得注意的是,在中国许多政策都有两面性,“村官变干部”的政策也不例外。在为“村官变干部”政策叫好的同时,必须警惕这项政策带来的负面效应。
一是强化“官本位”意识。“官本位”意识在中国横行几千年,深深地影响和阻碍中国社会的发展。将优秀村官选拔为公务员,实际上是将当干部作为对优秀村官的一种奖励,鼓励村官“干而优则仕”。此举既可以为公务员队伍增加一批优秀人才,也会强化村官的“干部意识”和“官本位意识”,这必然导致一些村官政绩观的扭曲。这种结果,恐怕会对“三农”工作和农村基层干部队伍建设造成灾难。
二是弱化农村干部队伍建设。众所周知,由于多种原因的制约,当前农村基层组织和干部队伍建设十分薄弱,一些地方甚至一盘散沙,难以发挥带领农民致富和建设新农村的建设。优秀的村官,在新农村建设中不可或缺而又十分缺乏,可以说是稀缺资源,甚至是不可再生的资源。许多农村,村官成百上千,然而真正有本事、能够带领农民致富、受到农民拥护的,却只有一两个。将优秀村官选拔进公务员队伍,对于优秀村官本人肯定是好事一件,然而对于农村干部队伍建设,无疑是釜底抽薪。且不说优秀村官的“传帮带”作用没有了,剩下其他不优秀的村官,农民还有什么指望?
三是引发新的矛盾。现在一些地方采取变通的办法,将优秀村官变成公务员,无疑为其他社会人才进入公务员队伍,开辟了一条新路,值得探索。然而必须注意的是,这种做法有可能引发其他社会人才的连锁反映,造成新的不公。村官能够当干部,企事业单位的干部、其他行业的干部,为什么就不能当干部?这些行业的优秀人才,远比优秀村官多得多。所以,在将优秀村官变成干部的同时,必须同时解决其他行业优秀人才进入公务员的通道,不然,“村官变干部”政策难言科学、公平和持久。
所以,笔者建议,“村官变干部”的政策,宜当慎行! 霍建平
关闭】【顶部
>>最新信息

评论

帐  号: 密码: (新用户注册)
表情:
内  容:

图片欣赏
精彩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