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中国农资供销网
rss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三农专题 -> 大学生村官 -> 热点聚焦
大学生“村官”无法扎根农村的原因有三
时间:2009-10-28 14:29:11来源:[标签:出处]作者:游侠
前几年开始,各地政府响应中央提出的大学生“村官”计划号召,各地政府纷纷出台一系列优惠政策招聘大量大学生下乡担任“村官”,主要是担任村支书和村主任助理,有的部分大学生“村官”通过自身努力已经当选为村支书或村主任,为新农村建设做出了一定的贡献。但是我们同时应看到,当前社会上多的是大学生愿意到农村担任“村官”,少的是大学生“村官”愿意和能够长期扎根农村,不少大学生“村官”是在“村官”任上待上几年带者优惠政策就离开农村,甚至不少大学生“村官”是抱着把“村官”当成考公务员、考研究生的跳板的心理而去农村担任“村官”的。总的来说,当前我国大学生“村官”流动性非常大,多数大学生“村官”选择离开农村,在一定程度上已经出现了一种大学生“村官”熟悉村庄情况后离开农村,换上新的大学生“村官”再去熟悉村庄情况,等熟悉情况后再离开农村的一种恶性循环怪现象。
  大学生“村官”无法扎根农村的原因是多方面,有大学生“村官”自身的原因,也有整个社会的因素。总的来说主要有以下几点原因:一是部分大学生去农村担任“村官”本身就是冲着政府出台的优惠政策而去,优惠政策到手后就立刻离开农村。二是大学生“村官”在农村的社会地位比较低,大学生“村官”面临的心理和社会压力比较大。据我所知,不少农民群众(特别是年长的农民兄弟)对跳出农门的大学生回乡做“村官”很不理解,觉得大学生担任“村官”很没前途,甚至认为是没出息的表现,并且有成为“读书无用论”现实教材的趋势。三是大学生“村官”待遇比较低,在中部地区全年补贴达到一万五千元的不多,解决住房和婚姻问题比较困难,生活压力非常大。虽然各地政府要求大学生“村官”待遇比照当地乡镇公务员待遇安排,但是在实际操作中,广大落后地区的大学生“村官”待遇比较低,甚至政府给予的物质待遇没有完全落实到位。四是由于当前大多数村庄比较落后,集体经济薄弱,大学生“村官”发挥其所长条件不成熟或比较困难,多数在“村官”任上无作为,甚至是无所事事,部分大学生“村官”成了看守村委会房屋的看门人,没有成就感,生活比较无聊。
  要想大学生“村官”在新农村建设发挥重要作用,目前要做的不是如何想方设法吸引优秀大学生前往农村,关键是要如何采取政策引导优秀大学生、大学生“村官”扎根农村,比如提高其社会地位,改变其身份,让其由“村官”变成乡镇长期驻村公务员,提高其收入水平等等。如果大学生“村官”只是把农村的“村官”当****生职业生涯的跳板,那么大学生“村官”永远发挥不了其应有作用和意义。

关闭】【顶部
>>最新信息

评论

帐  号: 密码: (新用户注册)
表情:
内  容:

图片欣赏
精彩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