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中国农资供销网
rss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三农专题 -> 金农工程 -> 成果展示
科技下乡要对症下药
时间:2009-10-24 09:26:26来源:[标签:出处]作者:过客

  近年来,各地积极开展多种形式的科普宣传和实用技术培训,向农民传授农业科技知识。但不少农民在“吃”了农业科技食粮后,却不能自行“消化”,存在记不住、学不会、用不上的现象,种植、养殖仍然靠传统的土办法,科技下乡的效果并不明显。

  究其原因,主要是科技宣传与培训大多时间短,一般都采用“灌输式”、“填鸭式”;发放的科普资料中,外文符号农民不认识,有些物名、药名、字词生僻,文化水平不高的农民更是看不懂;一些科技人员在讲解相关知识时,也没有针对农民的特点,而使用过多的专业术语,农民听得一头雾水;一些科技下乡活动流于形式、搞花架子,甚至有些下乡到集镇上播放一些科技录像,展览一串图片,散发一堆资料,让电视台的记者录几个镜头,就匆匆打道回府。这种蜻蜓点水的做法,根本解决不了农技推广工作的瓶颈问题。

  笔者认为,各地在送科技下乡、组织农民参加科技培训时,一定要注重实效,不仅要把农民领“进门”,还要教农民如何“修行”。毕竟农业生产技术是一种实用性的技术,使用要求高,操作性强,加上农民还受文化水平低、理解程度差等自身条件的限制,想让农民仅靠看看发的资料、参加几次培训,就能完全掌握技术的精髓并运用到生产实践中,那肯定是不切实际的。农技人员在向农民送科技食粮时,应把主要精力放在帮助农民“消化”上,不妨多些“乡土味”,以通俗易懂的语言向农民讲授有实用价值、可操作性强的种植养殖方面的知识和技术,让农民易学易接受。应经常深入到田间地头,把讲授与实际操作结合起来,边示范、边指导,手把手地辅导农民具体操作,解答农民在实践中遇到的疑难,让农民们面对面地跟着学。如此“对症下药”,科技推广才会事半功倍,科技帮扶才能达到目的,“科技兴农”才能落到实处。

关闭】【顶部
>>最新信息

评论

帐  号: 密码: (新用户注册)
表情:
内  容:

图片欣赏
精彩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