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中国农资供销网
rss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三农专题 -> 金农工程 -> 各抒己见
用“三电合一”整合各路信息资源为发展现代农业搞好“三结合”服务
时间:2009-10-22 15:29:56来源:[标签:出处]作者:山人

  近年来,河北省藁城市把建立健全“三电合一”农业信息服务体系,作为整体推进县域农业信息化的重要抓手。通过不断集聚各方信息资源,广泛开展“信息、技术、物资”三结合服务,推动了“三电合一”服务向纵深发展。利用现代化信息设施搭架起为“三农”服务的信息高速公路,有效地提升了农技推广能力,有力地助推了现代农业发展。

  一、整合各类信息资源,不断为“三电合一”注入新内容

  在进一步完善和强化“三电一厅”信息服务系统的基础上,通过对资源有效整合,不断充实服务内容,增添新的服务方式,目前全市基本形成了以农业信息中心为枢纽,多部门参与、多渠道传播、多层面互动,以“三电合一”为核心平台的农业信息化体系。

  一是在因特网上设立了藁城农业信息网站以及龙头企业、品牌农产品特色网站;二是在本地电视台开办了藁城农业专题电视节目;三是在电话网上分别开通了智能固定电话(小灵通)查询服务热线和移动手机电话热线,并配备了三部多功能流动服务车;四是在农业局办公大楼黄金位置建立了集多功能服务于一体的“一站式”农业科技服务厅;五是在乡村建立农业综合信息基层服务站;六是利用农业部卫星传播网络开通了集远程多媒体培训、远程诊断、专家视频互动于一体的远程培训系统;七是利用省党员教育网建立了农村党员教育和村民培训网络;八是利用移动通讯网络开发了农务通、手机大喇叭服务,实现了农业政务公文传阅、任务督办、电话会议、短信、通知在互联网与移动手机上的互动。

  各种信息服务设施和平台紧密结合、相互配合、相互补充、一体联动,同时配以其他传统信息传播渠道,使农业信息服务直达村户和产业化生产基地。

  二、依托现代信息技术和调动社会力量,提升农业信息的服务水平

  (一)借助现代信息技术的优势,以计算机网络建设为抓手,整合全市农业信息资源,实现农业信息服务的网络化、智能化、多媒体化

  1999年,我市建立了农业网站,并建设了农业局域网,有效地提高了信息服务的效率。按照突出本地特色的原则,及时更新和充实网站内容,突出网页内容实用性,重点增加了农业科技信息和农业实用技术查询专家服务系统信息。目前,藁城农业信息网拥有一级栏目53个、二级栏目142个。坚持每天更新信息内容,平均每天更新40条以上,其中本地信息占到30%以上,同时每年利用网站向基层传递各类信息1000余条。在网站管理上,修订了各项管理制度,明确专人负责,定期对网站实施栏目调整,及时更新和充实网站内容,突出网页内容实用性,重点增加了测土配方施肥专家服务系统。同时,与农业电视栏目和农业智能电话查询系统紧密结合,根据农民需求及时制作农业电视节目或更新电话咨询内容,每年制作播出农业电视节目100余期,日接待农民电话咨询100余次。

  在搞好藁城农业信息网门户网站的同时,指导农业龙头企业、农产品特色基地开展农产品网上展销活动,并帮助有条件的企业建立了自己的网站。我市屯头村是宫灯生产专业村,通过在因特网上宣传,市场拓展到全国各地,目前共建立宫灯网主页20多个,知名度越来越高,产业越做越大。藁城市宫灯研制开发中心有限公司通过因特网及时捕捉信息,为2008年北京奥运会独立研制开发的一套“新北京、新奥运”纸雕彩灯,已被奥组委认可,定为奥运会特许商品。他们尝到了利用信息实现发展的甜头,还建成一个占地6000多平方米的宫灯博物馆,将宫灯作为一项文化产业与旅游观光融为一体,形成了一个集科研、生产、销售、外贸、展览为一体的宫灯产业生产集团。现在,宫灯年产量高达1000万对,产量年产值超过了1.5亿元,占到了全国总产的80%,每年都有成千上万的客户聚集到藁城市,将藁城市宫灯带到了全国各地,还漂洋过海,挂到了香港、澳门等地区,以及俄罗斯、朝鲜、韩国、日本和东南亚各国。宫灯目前已经成为屯头走向世界大舞台的红火产业。

  (二)借助农村农资服务门店和合作组织,建立农业“快易通”基层综合服务站,加快信息服务系统向基层延伸

  为使信息服务更加方便农民,近几年着重抓好农业“快易通”综合服务站建设,服务站实行“信息、技术、物资”三结合综合服务,面对面为农民提供信息互联网查询、信息网上发布、农用生产资料连锁供应、技术宣传咨询、农技科教片放映、农业技术资料阅览、农业快易通及专家服务系统查询、发放技术资料等,结合村级有线电视频道等现代的或传统的各种行之有效的服务方式,切实为他们解决产前、产中、产后各种困难。从而形成多种功能聚一厅、多方位服务存一站新的农业科技信息服务模式,将信息服务网络“一杆子”直接延伸到农户。目前全市重点选择农业生产基地、农产品批发市场、专业协会等建立16个标准化明星服务站。农民足不出户便能获得多方位服务支持,被农民称作送到家门口的农业信息超市。

  (三)依托电信运营商的技术和网络资源,开辟新的农业信息传播和服务渠道

  在市政府的协调下,农业部门与网通公司协商开通了小灵通语音及专家在线咨询服务。与移动公司石家庄分公司合作,建立了移动手机智能热线咨询服务系统平台,开通了移动手机专家咨询服务,同时建设了手机短信服务平台,开发了短信数据库,把8大类农业信息分门别类,用户可以按行业自由选择定制,每周筛选发送短信息10-20条,目前除服务藁城用户外,还覆盖到周围县市,短信用户发展到了18万多用户。短信数据库数据条目达到了50000余条,已累计发放信息10000多条,今年又与移动公司合作,开通了藁城农务通,充分利用互联网与移动手机网络两个优势,实现信息网络与手机互动,在方便和提高农业部门办公效率的同时,还随时可以将农事指导、市场行情、预警预报以短信的方式发给移动手机农户,及时帮助他们安排好生产。通过开辟新的信息服务渠道,增加了农民获取信息的手段,进一步拓展了农业信息的覆盖面。

  三、重应用,见实效,发挥信息技术支撑现代农业的作用

  在推进农业信息化的过程中,始终坚持以“以服务促应用,以应用促发展”,推动了现代农业发展。

  “三电合一”服务体系创新了农技推广方式。丰富了农业技术传播手段,大大提高了技术成果的传播速度,通过各种现代化传播手段并用,农业新品种、新技术、新工艺可以及时地传递给广大农民。过去粮食作物新品种一般要3-5年更新一遍,现在只需要2年。我市优质小麦生产起步较早,开始农民并不认识,通过利用各种信息服务手段大力宣传,并通过互联网与北京大磨坊、天津大成等国内大中型面粉加工企业取得联系,实现了优质麦订单生产。全市种植面积成倍增长,目前全市优质小麦面积已达到46万亩,占小麦种植面积的90%以上,每年因种植优质麦一项农民增收3000多万元。

  通过“三电合一”农业信息服务,实现了农民与市场的有效对接。农民及时了解市场供求信息、价格信息,市场什么菜销的快?该种什么品种?应该怎样种?往哪卖?这些最让农民费神的问题,农民通过现代信息服务手段的帮助找到了答案,有力地促进了优势产业的发展,促进农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全市形成了优质专用小麦、出口蔬菜、“碧青” 牌无公害甜椒、“金寨” 牌蒜薹、“麦科” 牌面粉、“天帅”牌鸭梨、“冀马” 牌果品等具有较强竞争力的优势产品。

  “三电合一”服务系统为专业合作组织和龙头企业发展提供了支撑。藁城市绿色农产品开发协会通过建立了农业快易通服务站,完善服务手段和功能。协会通过互联网及时捕捉最新市场动态,定期与省农科院、天津蔬菜研究所等建立稳定的技术、新品种试验推广合作关系,及时引进优质品种进行试验,加快当地蔬菜品种的更新换代。经协会进行试验的黄瓜新品种达10个,西红柿新品种2个,茄子1个等其他蔬菜新品种。协会成立了蔬菜批发市场,并与市农业高科技园区共同推广了出口型蕃茄品种百利500亩,亩效益在5000元以上,全村增收50多万元,为农民增收做出了贡献。

  藁城市农业高科技园区,投资6万元配备设备建立了信息服务站,除为自身服务外,还为当地农民开展多方位信息服务。他们引进现代智能温室系统,发展工厂化育苗,引试温室滴灌、无土栽培、有机农业等现代农业技术,为企业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

  虽然我们在推进农业信息化工作中作了一些探索,但是与新时期农村经济发展的要求、与广大农民对信息的迫切需求、与各级领导的期望,都存在不小的差距。今后我市将在上级领导的大力支持下,继续把“三电合一”服务推向新的高度。

关闭】【顶部
>>最新信息

评论

帐  号: 密码: (新用户注册)
表情:
内  容:

图片欣赏
精彩资讯